】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英媒:“智能作物”将取代米饭地位
http://www.CRNTT.com   2018-05-27 10:37:21


 
  与此同时,鱼、肉、乳制品、水果和蔬菜的消耗量大幅上升。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曼谷的资深经济学家戴维·道说,大米仍将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一种作物,在饮食中扮演关键角色,也是亚洲文化的象征,不过未来随着新的食物不断涌现,大米将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他说:“这是亚洲未来的趋势,营养充足的人会有更好的表现。只靠米饭来填饱肚子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还需要更多的鱼、肉、水果和蔬菜。”

  据说大米最早于一万多年前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开始栽培。在亚洲,大米最初主要供富人消费,直到20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之后才变得普及,当时亚洲各地的政府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并养活日益增加的人口,引入了更高产的种子和更优质的化肥。

  国际半乾旱热带作物研究所驻海得拉巴的首席科学家S·K·古普塔说,在印度,营养不良问题是政府推广小米的一个原因,因为它含有的蛋白质、纤维素和微量元素比大米和小麦更为丰富。

  此外,小米生长时需要的水较少,而且可以长在盐碱地并忍受更热的气候,随着南亚地区温度和海平面的上升,这些因素变得至关重要。

  古普塔说:“从历史上看,很多人吃的是小米和玉米,但是在他们移居城市以后,他们转而开始食用大米和小麦。”

  他对汤森路透基金会说:“如果小米可以更方便地获取,会促使消费者重新开始食用这种作物,而如果小米的价格更高,农民会种植更多小米。这样的局面已经在出现。”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道说,亚洲富裕地区不再把大米作为主要食物的趋势符合贝内特定律,该定律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消耗的像米饭这种含大量淀粉的主食会大幅减少。

  据粮农组织估计,在亚洲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2364美元(约合人民币15089元)时,大米在饮食中的重要性就会降低。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