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http://www.CRNTT.com   2020-11-06 08:45:23


 
  (三)

  文章表示,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需找准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着力点。

  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约流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具体来看,要建立突破行业界限的大流通管理机制,加强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协调,强化流通领域资源整合与优化,建立跨区域合作的协商和共享机制;建立流通领域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合理下放行政审批权,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积极与其他国家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建立政府间商贸流通协调机制,完善服务支持政策体系,为流通企业境外投资和运营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全国大流通网络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全国大流通网络建设规划,推动各地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本地区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并加强其与城乡规划、土地规划、交通规划等的有效衔接,统筹整合资源,为流通体系建设预留出发展空间。在此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农村地区、西部地区交通路网和信息网络建设,提升不同区域间流通体系的协调能力,优化全国大流通网络布局,强化功能分区,提高流通体系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制定流通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既要基于国际竞争的产业发展和市场拓展路线图,又要契合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要求。

  三是完善流通法律制度体系,不断优化市场环境。重点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商品流通保障、流通秩序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体系建设,为健全现代流通体系提供保障;及时清理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全面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强对反垄断的调查机制,为打造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提供保障;加强流通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流通领域不同层次的各类标准相互统一,促进标准之间有效衔接,加快智慧物流、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制定和实施,同时完善流通标准实施的监督和评价制度,加强标准在认证、检测、市场准入、执法监督等行政管理中的应用,为形成全国统一的流通标准体系提供支撑。

  四是加大配套政策措施的支持力度。主要是在加强对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和专项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流通设施用地保障、建设流通基础设施、加大税费减免政策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发力。

  五是全面提升流通的现代化水平。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重点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流通领域现代化水平。同时,加快国家流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全国流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平台建设,打造集流通体系运行监测、安全监管、数据共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平台,为流通企业提供支撑服务,也进一步提升政府对流通业的运行监测和公共服务能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