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网评:赓续中老两国历久弥坚的“铁杆”友谊
http://www.CRNTT.com   2022-07-30 13:10:36


  中评社北京7月30日电/网评:赓续中老两国历久弥坚的“铁杆”友谊

  来源:环球网  作者:董文俊

  在中老铁路老挝段“澜沧号”动车组,有一款名为“占芭天香”的内饰设计,以一朵朵绽放的老挝国花“占芭花”纹样为底色,寓意老挝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中老两国人民无私、高尚、圣洁的友谊。7月27日下午,“发现最美铁路·占芭花开友谊路”网络宣传活动发现团踏进昆明开往西双版纳的C284次列车,切身感受中老铁路为两国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带来的双丰收。

  占芭花开,让梦想照进现实。共饮一江水,同是一家亲。2015年,中老两国领导人一道作出了共建中老铁路的重大决策。从规划到开工建设,中老铁路一直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梦想。然而,铁路沿线地区被称为“地质博物馆”,地质结构复杂,气候条件多变,铁路全线桥隧比达 71.1%,其中5 公里以上隧道 10 座、500 米以上桥梁 32 座,两次跨过湄公河,施工难度可想而知。面对恶劣的地质条件和严格的施工要求,中老双方齐心协力、紧密配合,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中老铁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深刻诠释了中老命运共同体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两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殊优势。

  占芭花开,让美景尽收眼底。山川同美,美美与共。中老铁路绵延 1000 多公里,途经之地,无论是中国云南的玉溪、普洱、西双版纳,还是老挝的北部森林、琅勃拉邦等地区,均是森林密集、生物多样性资源富集的区域。从规划选线到施工管理再到运营维护,中老铁路建设者们将这条铁路巧妙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根据沿线不同气候特征、植被状况、地域文化等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进行种植,夯实地基、固化边坡,减少水土流失;调查了亚洲象的分布和迁移通道,并采用了延长隧道、以桥代路、设置隔离栅栏和声光屏障等措施避开亚洲象主要活动区域,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占芭花开,让友谊结出硕果。作为两国互利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老铁路自开通以来,客货运输量质齐升,国际黄金物流大通道作用日益显现,为促进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中老铁路在中国和东盟间构建起一条便捷物流通道,东盟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橡胶、钾肥、铁矿石等通过该线路运往中国,而中国的通信设备、日用百货、鲜花蔬菜、饲料等货物也经此运抵老挝万象,再转运至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和地区,时间、物流成本直线下降,总收入不断提高,综合效能大幅提升。对于沿线群众来说中老铁路的运营为他们带来了商机。摆摊铺、开餐厅、经营民宿等等,民众的收入随之提高,迅速鼓起了“钱袋子”,迈向“好日子”,大大增强了沿线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国相交,民相亲,心相通。中老铁路这条“占芭花开之路”,见证着中老两国的政治互信与合作共赢、承载着老挝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赓续着中老两国历久弥坚的“铁杆”友谊。我们相信,随着中老铁路这朵占芭花的盛放,将继续为中老两国人民带去幸福与花香。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