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记者专栏 ->> 陆文煜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两会专访:孟丽红谈大湾区协同养老
http://www.CRNTT.com   2023-03-15 00:22:03


 
  中评社记者:对于来内地发展的港澳人才,您认为应该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和保障,以便他们更好地融入大湾区、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更加释放人才活力?

  孟丽红:大湾区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特点,加上新冠疫情、3年未正常通关等各种因素叠加,导致部分政策推进缓慢。目前香港和内地已全面恢复通关,越来越多港澳人才选择来到大湾区发展,希望政策能够与时具进,优化调整,一一针对解决难点、痛点尽快去落实。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议完善法律法规的顶层设计。可以参考上海自贸区模式,授权粤港澳大湾区暂时调整部分法律规定,促进大湾区三地规则衔接。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给与港澳投资者国民待遇,逐步取消准入限制条件。设立大湾区专门法院,便捷解决大湾区经贸活动法律纠纷。

  第二,进一步放开港人购房限制及贷款方面的要求,不限套、不限贷,协调两地银行常规业务沟通往来,实现两地流水互认,促进港澳人士内地办理按揭购房业务。

  第三,进一步推动加快香港医生在内地的执业审批。目前香港医生在内地注册只能在一家医疗机构,注册专业只能选一种,为期最长一年,只能短期行医,时间稍长就要重复办理手续,且目前手续较为繁杂,审批时间长,这与香港医生的实际医学资历不相符,导致港医受限太多,故不愿意进入内地行医。

  第四,进一步放宽港生入读内地学校门槛,为港澳籍人士子女采取更加务实灵活的学籍政策。例如,进一步放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籍要求、放宽大湾区对港澳籍学生报读大学的学籍要求。

  第五,希望合理调整香港至内地高铁定价,或针对经常往返的香港人士可以推出月票制,减轻交通费用负担。高铁到香港才半个多小时左右,但票价比广州到深圳高出很多,有些香港人还没举家搬迁到内地,家人还在香港,可能需要经常往返,成本太高。物流、交通流、信息流、首先要人流动起来,交通流动起来。

  第六,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系统,便利香港居民在内地线上支付、办理回乡证等,解决最基础的民生问题。

  第七,进一步加大香港青年在内地实习交流、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出台面向港澳青年的实习补贴政策,加大对吸纳港澳青年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府资金补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