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一家亲 相向谋未来
http://www.CRNTT.com   2023-06-21 12:00:37


  中评社北京6月21日电/据新华网报导,“00后”台青林淮劲首次参加海峡论坛,忙着结识新朋友和获取政策信息。大学刚毕业的他今年第一次来大陆,开通了微信,目前在厦门落脚,正努力从惠台政策中寻找就业创业机会。“家人们都说这里市场比较大。”

  凤凰花又开,鹭岛再相会。火红六月,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如约而至。这是大陆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两岸民间交流盛会。两岸新朋老友欢聚一堂,心更近,情更浓,相向谋未来。

  疫后交流新局面: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海峡论坛,我又来了!”台湾也是行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凤彬年年参加海峡论坛。今年,他带了20多位朋友一起来厦门。“大家基本都来过大陆,也有第一次来的,见面分外亲切。”

  海峡论坛是深受两岸民众认可的“百姓论坛”,始终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的定位和特色。即使近年受到疫情影响和岛内人为阻挠,两岸同胞仍以线上线下方式积极参会。今年更呈现了疫情后交流新局面。

  “这两天现场感受,台湾来了很多人,大家参会热情非常高。”亲民党代表黎建南说,海峡论坛影响力越来越大,“台湾年轻人亲眼来这里看一看,会打开一片新天地”。

  自创办以来,海峡论坛累计吸引台胞约13万人次,今年又有台湾各界嘉宾5000余人受邀参会。

  青年身影出现在海峡论坛大大小小的活动中。中国国民党青工总会会长廖怡琇说,近来她每个月都来大陆,“因为两岸青年不断开创新平台,交流很频繁”。

  台湾短视频制作者黄少白17日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佩戴海峡论坛证件的自拍照。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海峡论坛,也是首次来大陆。“大陆的抖音很厉害,希望来学习一下。”

  “我要告诉台湾青年,你一定要来尝尝这里的土笋冻,真的太好吃了!”“90后”台湾青年陈颢抵达厦门第一晚,就网购了抖音里看过的大陆美食。小时候他曾被父母带着“登陆”过,此次参加海峡论坛,一口气说出好几道大陆美食。

  “新媒体平台正成为两岸交流新窗口。”在陆台湾自媒体作家郭雪筠说,大陆许多社交媒体平台深受台湾年轻人追捧。“他们通过新媒体平台瞭解大陆,也从中寻找实习和工作机会。”

  郭雪筠把在北京学习生活的观察体验写成《台北女孩看大陆》一书。她说:“希望两岸青年都能互相倾听真实的声音,更直接地交流往来。”

  两岸融合新期待:百工百业,欣欣向荣

  “两岸同胞同是一家人,本来就该常来常往,越走越近;本来就该共同合作,共同发展。”台湾台东县县长饶庆铃说,海峡论坛是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最重要的平台之一,也是促进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力量。

  她在海峡论坛大会上说,过去两岸深度交流时,台东县观光业兴盛,大家都对经济前景十分看好。“那时,整个台湾从经济交流到文化交流,从民间信仰交流到婚姻感情交流,从基层治理探讨到青年创业交流,每个领域每个项目都有交流,百工百业欣欣向荣。”

  海峡论坛在两岸间架起“连心桥”,铺就“惠民路”。15年来,海峡论坛发布139项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本届海峡论坛继续围绕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充分展现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

  海峡论坛期间举办了“建设厦金共同生活圈”论坛,新增举办“金马好物汇”金门马祖特产专场直播推广活动。“厦金共同发展是所有金门乡亲的期待。”金门县副县长李文良说,金门从两岸烽火最前线,到两岸交流最前沿,肩负着两岸“桥梁”的重要使命,希望厦金加强各方面合作,提升区域合作竞争力。

  “我们现在喝的金门酒中就含有大陆水。”谈到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马祖地区前民意代表曹尔忠说,这一融合是任何人无法割舍的。

  近年来,大陆方面持续出台“31条措施”“26条措施”“11条措施”“农林22条措施”等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在四川轻化工大学副教授、台湾教师赖克林看来,这些措施向台湾同胞释放了极大善意。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