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赖士葆谈AI发展 认为繁体中文也有其优势
http://www.CRNTT.com   2023-12-21 15:51:59


蓝委赖士葆接受访问。(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12月21日电(记者 俞敦平)中国国民党“立委”赖士葆,近年来非常关注台湾AI发展的相关议题,并在选区内开设多起AI相关课程,推动AI走入社区,提升民众的数位素养和竞争力。21日上午接受中评社专访,分享他眼中台湾未来AI产业的发展与面对的挑战。

  赖士葆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学博士,6届资深“立委”,历任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专任教授兼所长、“国大代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政策委员会执行长、台北市政府市政顾问团总召等。

  赖士葆20日下午和国民党2024大选副手候选人赵少康举行了AI座谈会,会中两位得出了,台湾在资讯通讯科技(ICT)和晶片产业上有着世界领先的地位,但在人工智慧(AI)的核心领域,如演算法开发和数据科学,却相对落后。这不仅影响了台湾的产业竞争力,也牵动了台湾的高等教育和人才培育。要如何提升台湾在AI领域的实力,并培养出符合未来需求的AI人才,是一个迫切且重要的课题。
    
  赖士葆21日接受中评社专访时指出,台湾目前的AI产业主要集中在硬体方面,如伺服器代工和晶片制造,而忽略了软体方面的发展。他认为,台湾的软体投入太少,政府的预算也逐年降低,导致台湾在AI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远远落后于中国大陆。他举例说,台湾的“经济部长”都只知道Chatgpt这种语言上的生成式的AI,却忽略了绘图生成式和语音生成式的AI,这些都是很有潜力和价值的领域。

  赖士葆也批评,台湾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AI资料库,也没有利用好台湾在知识领域的优势,而只关心AI晶片的销路和供应链。他认为,这是因为台湾的主政者没有远见,没有像当年尹仲容、李国鼎、孙运璇等人那样有着长远眼光,并有勇气和决心去打造台湾的AI产业的技术官僚。他呼吁,台湾应该要有企图心,要学习美国和中国大陆的经验,要走出台湾,放眼全世界。

  另一方面,赖士葆也谈到了许多专家认为的台湾在发展AI上的先天劣势,就是使用繁体中文。专家们普遍认为,网路上大部分的资料是英文,中文虽然第二高,但其中繁体中文比例很低,只占网路的资料量不到0.3%。这对于AI发展至关重要的繁体中文的资料科学和自然语言处理上,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赖士葆认为,台湾在推行双语政策上,要如何平衡中文和英文的使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他也认为,繁体中文有着和过去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传承,能体现中文文字之美,是台湾和使用简体中文的中国大陆的区隔,这也是一种优势,而不是劣势。

  赖士葆主张,台湾要加把劲,要保留繁体中文的文化,要避免出现像台湾“中研院”先前公布的大型语言模型,将“中华民国”青天白日旗和“国歌”错误地替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情况。他也提到,未来透过AI的翻译技术渐趋成熟后,让中文和英文的沟通没有障碍,那自然也能解决部分繁体中文资料量不足的困境。

  最后,赖士葆也谈到了台湾的高等教育和人才培育的问题。他认为,台湾的高等教育有重量大于重质的情况,因为过去广设大专院校的政策,导致教育资源的分散和浪费。他认为,AI的发展需要尖端集中,需要大量资金培养部分人才,需要政府和产业的合作和投入。他建议,政府可以像当年成立台积电那样,出一部分的钱,找业者也出一部分的钱,成立一个AI发展中心或发展AI的大公司,然后跟学校合作,建立一个AI人才的培育体系。

  赖士葆也认为,台湾要学习美国和中国大陆的产学合作模式,要更多官商、产学合作,不要怕被攻击官商勾结,要合法的让厂商有钱赚,要一起来打造台湾的AI独角兽,下一个“护国神山”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