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张登及析赖侯柯对外政策 侯友宜可稳“邦交”
http://www.CRNTT.com   2023-12-27 01:08:25


中美关系可能的情况。(中评社 俞敦平制表)
 
  张登及根据以上的前提,预测选后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境,以及对台湾外交政策的影响。根据上述的分析,他将美中关系的变化分为八种情境,并根据实力差距、敌友亲疏、第三方挑战的大小,并扣除其中两种最不可能的情况,整理出由好到坏的六种情况,请见图表。

  张登及表示,在这些不同的情况下,台湾的“邦交国”数量、非政府组织和非正式关系的参与程度、以及国际组织的加入机会都会有所变化。他指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有些情况是不太可能再发生的,例如美中关系好、实力差距大、有敌对的第三方的情况,这是1970年到1990年美中共同对抗苏联的情况,台湾受到的限制很大,“邦交国”数量大幅减少。另一个不太可能的情况是美中关系敌对、实力差距大、没有共同的挑战的情况,这是1949年到1970年的情况,台湾“邦交国”数量反而增加,但这是在退出联合国前期的一种情况,现在不可能再出现。

  张登及认为,目前最接近的情况是美中关系敌对、实力差距缩小、有共同的挑战的情况,这是2018年到2023年的情况,美中之间有贸易战、科技战、地缘政治斗争等等,但也有俄乌冲突、非传统安全、气候变化等共同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的“邦交国”数量持续减少,但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增加,通过了台北法案,希望维护台湾的“邦交”。他预测,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台湾的“外交”空间仍然会受到压缩,但也有可能在非政府组织和非正式关系的部分得到美国和西方社会的支持。

  张登及最后分析了2024年台湾大选的三个候选人,柯文哲、赖清德、侯友宜,他们的两岸政策的差异和可能的影响。他认为,这三个候选人都受到美中台不对称三角的限制,他们的政策差异可能只是marginal differences(边际微小的差异),但也可能make great differences(会造成巨大的差异)。他指出,柯文哲主张没有“台独党纲”包袱的不统不独路线,赖清德主张台湾前途决议和互不隶属的原则,侯友宜主张合乎“宪法”架构下的九二共识。他认为,侯友宜的政策可能可以稍微稳定“邦交国”的数字,柯文哲的政策可能可以减少“邦交国”的损失,赖清德的政策可能可以争取到美国和西方社会对台湾的支持。但他也强调,这些政策的效果还要取决于美中关系的变化、大陆的施压和博弈、以及台湾的内政变数。他呼吁台湾人民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