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央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规划 有何战略考量?
http://www.CRNTT.com   2019-02-20 08:43:54


 
  郑永年:我在此前文章中说,对地方政府来说,不要觉得大湾区仅仅是个经济项目。当然,没错,这肯定会促进经济发展;但要超越简单的经济思维。大湾区应该是中国现代化的下一个模板。

  我们说国家竞争力,什么是国家竞争力?一说到美国的国家竞争力,我们就想到硅谷这些,这是平台。一个国家需要很多具有竞争力的平台,而且是有操作性的平台。未来世界竞争,就是对优质资本的竞争。中国以什么来吸引世界的优质资本?就需要大的平台。

  早期中国经济体量小,一两个项目就拉动经济增长了。现在只靠某些地方、某些项目,拉动作用不大。所谓优质资本,不光是钱,还有高科技,技术含量要高。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有服务业、科技、法治、制度优势;澳门服务业水准很高;珠三角产业链完备,有广阔腹地。

  现在全球的局势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要更深化改革,更加开放,才能克服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大湾区就是这样的谋划。如果大湾区的制度衔接到位、全要素自由流动,又有技术又有市场,还有资金和法治,对于国内、国际的优质资本吸引力就太大了。华尔街不会放弃,欧洲、日本也不会放弃。

  4.侠客岛:您好像也很关注大湾区对于“一国两制”的深化作用?

  郑永年:对。港澳地区的制度我们说五十年不变,但是要互相适应。我们不照搬美国、欧盟的制度,但是也要通过学习、借鉴和实践,产生新的制度。你不能说前49年都完全不变、到第51年就自动变嘛,那就太剧烈了。不要机械理解这种原则。

  现在内地和港澳都在适应对方,也都各自在产生着变化。况且这里的语言文化本来就是一致的,没有障碍。大家完全可以通过经济、社会上的互动,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5.侠客岛:11座城市、两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整合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怎样克服这些困难?或者说我们可以把困难定位在什么地方?

  郑永年:主要是行政上的障碍。早期处于简单扩张型发展阶段时,大家自身都有发展空间,也都搞地方保护主义,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美国也是如此。但现在简单扩张已经饱和,大家都面临困境,所以必须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为什么三地的市场没法完全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病因。

  这需要很多细节探索。比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我们现在有了港珠澳大桥、赴港高铁,但是签证仍然是问题。欧盟有个申根签证,签完基本可以去欧盟所有地区,我们要不要研究借鉴?

  粤港澳现在有三个独立的关税区,看上去不容易,但是欧盟内部有26个关税区,它们是怎么整合的?三个海关怎么协调、省掉一遍遍通关的中间关节?在这里注册企业,能不能都视为“湾区企业”,而不再分内资、外资,一视同仁?

  甚至法律,欧盟内部也有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的不同国家,但障碍也不多。这都是很先进的做法,要学习。

  细节会真正解放生产力。我们已经是“一国”了,就要更从技术层面着眼解决问题。不同的制度是眼下的障碍,但未尝不是机会。不同的制度在一起,融合、碰撞,现在的障碍可能转变成优势。这不是谁吃掉谁,而是可以在制度的融合中调试出更优的选择。

  比如前面说到香港高校质量不错数量也多,但是招生都招不满,临近的广东却好学校不够多,这就很浪费。能不能整合香港和大陆的科技、弄一个大平台?这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2016年的时候,我就把我们的团队分成几个组,分别研究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教育资源、科技市场整合的问题,因为这都需要细致的技术操作。

  最重要的是,市场要起决定作用。不要规定某个城市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应该是市场形成的。深圳的科技就在向东莞转移,因为土地贵了。

  政府可以规定不要污染,可以去做好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法治的规则均等,比如劳动力、公共服务的自由流动。其他的则要让市场去决定。这应该成为共识。

  来源:侠客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