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六届中华文化论坛综述
http://www.CRNTT.com   2021-02-20 00:19:37


  中评社╱题: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第六届中华文化论坛综述 作者: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北京),刘佳雁研究员执笔

  2020年11月24日至25日,第六届中华文化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合办,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研究室与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大学两岸文化研究基地承办,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论坛的主题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鉴于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本届论坛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云会议”形式举行,在北京设主会场,在高雄设分会场。论坛继续得到了中共中央台办、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以及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的大力协助和支持。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中心执行主席王钦敏,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中共中央台办原主任张志军,原文化部部长蔡武等各界知名嘉宾出席了北京主会场开幕式。应邀出席北京主会场的学者100人,台北、高雄与会者共50人。台北学者包括刘兆玄、冯明珠、杨渡、刘君祖等进行视频致辞与演讲,高雄分会场出席者包括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林富男、副院长史育女等。论坛收到论文60余篇。

  在为期一天半的论坛研讨中,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就“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传承”、“文创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及“两岸艺术交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并就疫情下的两岸关系发表了真知灼见。研讨在世界百年大变局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两岸同胞如何发挥中华文化的基础性纽带作用,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促进心灵契合。现将与会领导及学者专家的主要观点按议题综述如下,以飨读者。

  一、民进党当局倒行逆施阻断不了两岸中华文化血脉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张志军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根深叶茂,润物无声,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中华文化在台湾枝繁叶茂,已深深融入台湾同胞的血脉之中,深深植根于台湾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化为台湾同胞的精神品格和基因。两岸关系发展虽历经波折,但两岸同胞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的信念没有动摇,两岸文化交流向前发展的势头不可逆转。

  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复杂。民进党当局2016年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肆推行“去中国化”、“文化台独”活动,为其谋“独”拒统制造社会基础和文化氛围,企图毒化岛内文化环境,通过割裂两岸历史文化连结和中华文化精神血脉,磨灭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少年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意识。对这种数典忘祖、背离民族复兴历史大势、违背两岸同胞共同愿望的恶劣行径,两岸同胞要高度警惕,采取有力行动予以谴责和抵制。

  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代表黄志贤会长致辞时表示,本届论坛在克服了疫情影响下的重重困难和台湾当局干扰阻挠而成功举办,充分证明了中华文化的韧性和魅力。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根”和“魂”。近年来,民进党当局和极少数“台独”势力处心积虑地在历史文化领域搞“去中国化”,推行“文化台独”,企图割裂两岸历史文化连结,磨灭台湾同胞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意识。这种违背历史和现实的错误历史观和文化观将给台湾青少年带来错误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必将带来两岸社会更为激烈的对立对抗,必将给台湾同胞和两岸关系带来灾难和痛苦,也必将遭到历史的唾弃。两岸中国人拥有共同的中华文化基因,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邱水平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正处于关键节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统一进程正面临一些阻碍和干扰,但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两岸关系越是波折、越是濒临险境,就越要发挥中华文化作为连接两岸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推动两岸在危机中寻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使两岸关系沿着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大势的方向前进。

  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林富男表示,在疫情之下中华文化论坛还能够顺利举办,代表着两岸更加巩固“两岸一家亲”,而中华文化根基越加稳定,华人社会就会更加受到全世界认同,虽不能见面拥抱,但透过视讯,仍感到两岸同胞血浓于水。

  第六届中华文化论坛组委会负责人、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说,本届论坛能够成功举办,克服了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是疫情的影响。另一方面,民进党当局给两岸交流设置了一些障碍,以反渗透法等手段打压正常的两岸学术交流。本届论坛克服了民进党当局设置的这些障碍,台湾嘉宾用视频连线等形式参与其中。“台湾学者能够参与本次论坛,说明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两岸文化交流抱有信心,对中华文化非常有自信。李义虎表示,本届论坛是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台政策重要论述的一次大型的研讨活动,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活动,也是一场文化盛宴。与会的学者无论在大会演讲的部分,还是在各分组的讨论中,都对主题和分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二、中华文化独特价值和优势为全球治理提供精神养分

  台湾“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刘兆玄通过视频致辞,指出进入21世纪,台湾民主政治开始呈现一些混乱,甚至有些衰退的现象。建构西方现代治理的一些重要基础,比如资本主义、个人自由主义、现实主义,正一步一步地出现了一些缺失,世界即将进入一个冗长的崩解和重组的过程。因而,他以“王道永续指标”调查数据来说明中华文化贡献全球治理的独特价值,指出王道永续指标(Wang Dao Sustainability Index,WDSI)从中华王道文化的五个核心元素:仁政、反霸、民本、生生不息及同理心,交叉组合产生“全球伦理”“包容发展”“环境均衡”三大领域,发展出11个面向、64个指标,以衡量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程度。他认为王道思想的现代化必须面对三个攸关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即国际的竞合,国内人与人、群与群的关系,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以王道思想来看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应包括“王道的国际关系”、“王道的国家发展”及“王道的自然生态”。2020年,中国大陆WDSI排名第38名,较2018年进步2名,尤其在“全球伦理”领域,进步至全球第5名。美国今年排名第40名,较2018年退步5名。这是令人吃惊的结果,充分表示中华文化在现代人类发展的需求中仍然展现了极其优越的适用价值。我们坚信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现代化,将会对全球治理提供更大的贡献。“王道的国际关系”、“王道的国家发展”及“王道的自然生态”,是新世纪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也是为中华文化贡献于新世纪的全球治理,迈出了一小步。

  “中华文化总会”原秘书长杨渡在视频演讲中表示,在疫情下特别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底蕴对这个世界的作用。认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在“仁道”,它是两个人,是仁慈,是仁爱,是悲悯,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扶持,互相友爱。而欧美的人道主义,讲究的是个人主义,是以一个人为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在疫情期间更能体现出中华文化中“仁”的重要性和儒家精神的可贵。这个世界不会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强独霸,如果世界的其它地方还在为疫情所苦,这世界就不会好起来。所以儒家讲“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唯有互助扶持,我们才能走出疫情。政治是一时的,世局的变幻也往往随着人事而改变,但文化却是绵远流长的,靠一代又一代的人的积累,才能看到成果的志业。但愿疫情过去之后,两岸的文化人还可以一起留下一盏文化的灯,传给后人照路。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指出,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大陆方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此基础上,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在此过程中,大陆地区始终心系台湾同胞的健康福祉,疫情发生后及时向台湾地区通报疫情信息,迅速启动包机方案组织因故滞留湖北的台胞返台,并在后续的抗疫工作中予以持续帮助支持。而大陆地区台胞也纷纷踊跃捐款捐物,与大陆同胞携手同心,上演了一幕幕感人故事。在这伟大抗疫奇迹背后,中华文化崇尚的天下为公、克己奉公,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美德得到了集中体现、生动诠释,向世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杨明杰表示,疫情发生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但是全球化本身的进程并没有停止。特别是亚洲地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签署、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都传递了比较强烈的积极信号。亚洲在全球化建设当中又走在了前面,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大陆在新一轮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的文化影响力与日俱增,这种文化影响力并不是像当年的康熙王朝一样,仅仅停留在割据社会中自我陶醉,而实际上是一种开放性展现。中国对全球化的认识实际上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我们历来讲究福祸相依、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这是中华文化的优势。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提到,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习总书记的讲话某种意义上是新的全球化进程的时代性宣言,它不仅涉及到经济方面,也涉及深层次的文化,表明了中国政府在全球化问题上的严肃态度,正反两方面都看到了,既看到世界经济所出现的发展不平衡、不均衡,也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给出了总结和指导。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表示,中华文明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与根本特征。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

  他进一步认为,和平思想已深深地积淀在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之中。在中国人的哲学中,和平是个人心境的内在修为,也是一种关注黎民苍生的外在超越。这种“根于天性”、出于“修为”、成于“超越”的和平追求,就是习总书记说的中国的“行动基因”,也就是文化基因。“礼之用,和为贵。”中华民族自秦汉时期实现大一统之后,“和”从价值层面跃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强起来的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我赢你输,中国深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建立更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大家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同舟共济,和衷共济。

  但是,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迅跑的中华民族,处事待人厚德载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中国强起来的文化支撑。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长王杰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一是人的立身之本。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的底线在于礼义道德良知。人正是有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非、善恶、恻隐、美丑、荣辱之心,这些基本道德规范,从而告别了野蛮,走向了文明。这是人之为人的底线,也是中国文化的底色,是中国文化对人的最基本看法,具有浓浓的道德色彩。二是诚信。小信诚则大信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交往的明信片,秉持诚信才能在社会中行稳致远。诚是内在的品质,信是外在的表现,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只有遵循真诚心灵的要求所做出的实在行为,才具有感染他人的魅力和力量。三是敬畏。孔子说,君子要有“三畏”,第一要敬畏天命,第二要敬畏大人,第三是敬畏圣人之言。一个人有了这些敬畏,信仰就会有所皈依,生活就会有所规范,思想就会有一个中心,以此为基础,生活才会有目标,有方向,人生才会有价值有意义。四是民本。以民为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历来就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这些论述都旨在说明,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根本稳固了,国家就会安宁;如果根本动摇了,枝叶就会摇动。五是节约。“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新时代的节约不是没有消费能力,而是有能力但却不盲目追随时尚的消费主义。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而不衰,中华民族在磨难中日益强大,走向复兴,其重要的价值根源之一,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深厚底蕴提供着精神支撑。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精髓和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曾指引我们从过去走向现在,必将引领我们走向未来。我们要挖掘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积极的道德观念,结合时代,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章伟文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与哲学特别强调“立人”之道的探索,强调要把人的价值主体挺立起来,使人能够顶天立地,做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中国传统哲学关心人的生命,是以德性的方面为入手。“仁”与“不仁”不是一个知识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它不仅是我们过去、现在教育所要面临的问题,乃至更久远的将来,也仍然会有这些问题存在。这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于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价值理念,它对理想人格及理想社会的探究、对道德性的推崇,在当代社会乃至可以预见之将来,仍然会有其不可磨灭的重要价值,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其重要文化地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