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城市大数据智能化运用 推动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
文章指出,城市智能化的技术重点是在城市大数据基础上的人工智能应用。城市大数据是指城市政府、公共机构、企业、个人使用信息设备所产生的城市地理环境、人工设施、个人和集体等动静态数据之汇聚。它是掌握城市运行状态,实现科学决策,优化城市资源配置,降低城市系统运行成本,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安全、高效、绿色、和谐、科学发展的重要资源。
大数据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较为普遍,从手机应用程序到新冠肺炎疫情基层防控都有它的“身影”。那么,城市大数据除具备大数据一般特征外,有哪些特别之处?其一是组织对应性,即城市大数据的层次性能深刻反映城市物理系统和社会系统组织的层次性。其二是覆盖完整性。城市经过长期运行与发展,各系统数据管理覆盖度越来越高。近年来中国城市的环保、交通等数据覆盖度和完整性迅速提高,能够更加精确地揭示城市整体发展规律。其三是互补关联性。城市各类数据之间具有很强关联性。例如城市物流信息既包含在物流企业数据中,也包含在制造业、商业、交通业、金融业数据中。这些关联性可用以互相印证和协同推理,找寻出规律。
城市智能化怎样用好城市大数据?首要任务是聚集、打通与分享城市大数据。基础设施、城市治理、城市服务、经济发展是城市大数据重点建设内容。利用城市大数据的规模、质量和应用广泛优势,可以挖掘和释放出其潜在的巨大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有效提升城市竞争力。
对政府而言,城市大数据可以帮助提升治理能力。各部门数据通过互联互通,可以提高协同办公能力和办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对城市地理、气象、环境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进行挖掘,不仅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支持,还可以提高基础建设、交通管理、公共服务、社会安全等城市治理具体方面的科学性、前瞻性。城市大数据可以向人工智能提供丰富的关联关系,通过学习、挖掘与推理汇聚成新知识。运用城市大数据,通过定量化分析和定性化判断实现对城市发展的诊断和评估,可为有效处理复杂社会问题提供新方法。例如,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与浙江省德清县合作,从城市大数据和其他经济大数据的关系中,智能分析城市经济运行状态,发现薄弱环节,支撑调控决策,助力经济发展。
对居民而言,城市大数据更为可见可感。它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智能化管理日程事务、个人健康、安全起居,还可优化购物、旅游体验等。同时,城市大数据使公共服务与个体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在医疗卫生、教育培训、交通、安全等领域提升信息查询、内容分发、移动支付等应用水平。例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务院有关部门指导下,多省份迅速推广健康码,应用于公交地铁、社区、写字楼、医保支付、商场超市、机场车站等。截至3月底,已有342个地级市使用,亮码次数超过百亿次。城市智能化将人们“简单平面”生活转向“多维互通”,让城市更好服务百姓工作生活。
对企业而言,城市大数据推动生产要素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同化开发利用,促进生产原料、技术、人才、资金流动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比如企业利用城市大数据发现产品创新、技术合作、供应链优化、人才发掘等方面的优秀合作者,促进业务创新增值,不断催生新业态,形成新的增长点。
当下中国,新技术革命和新型城镇化相互叠加相互促进,使城市智能化重要性凸显,也赋予城市智能化更强大合力支撑。相信城市智能化建设将迎来更高水平发展,有效推进中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