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早年发展的一些文化艺术类园区也被批评士绅化,一些早早进驻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活化”了某个区域,却因为水涨船高的租金被驱逐。
沈蕾:还是与前面提及的问题有关。很多以创意产业为名的园区并没有真正产业化,还停留在收租金的阶段,房地产色彩过浓。厂房改造之后是“灯下黑”,靠政府补贴,自身造血能力有限。
创意产业从业者也有类似的问题,很多停留在不错的创意和设计,没能有效的产业化。
澎湃新闻:过去,中国出现了不少基于单个城市的设计节,本次创意设计大赛为何选择长三角?
沈蕾:未来的全球竞争不是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城市群的竞争,这也是长三角产业体系一体化提出的背景。比如你能看到北欧设计节、米兰设计周、巴黎时装周,它们都是欧洲西北部城市,具有辐射效应。
与一些国际城市占比全国GDP相比,上海的城市首位度能级偏低,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上海未能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纽约占24%,东京占26%,伦敦占22%,首尔占26%。上海只占5%,长三角地区占18%。
长三角城市群内,上海的辐射范围究竟有多大?本次大赛,我们提出“上海设计+长三角产业链”,观察过去十多年创意产业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一些可能性。
以服装产业为例,上海的创意时尚产业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上海开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但如今横向比较国内外,上海的轻纺工业并不领先,缺乏具有极强竞争力品牌的龙头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