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郑成功文化协会理事长郑昭明。(中评社) |
台湾原住民族部落工作队召集人莫那能指出,原住民在接触汉人社会以前,长期是以氏族部落的自然状态生活。一直到360年前郑成功复台才开始面对真正意义上治理,也开始面对真正来自较先进文明生活的冲击,直到今天仍深刻影响原住民族的生藩与熟蕃的区别,就是在郑氏治台时期遗留下来的。不论是原住民对自我的认识、对土地和自然的关系,以及更扩大的部族概念,都和郑氏治台密切相关,可以说郑氏治台是台湾原住民真正接触"现代化"的开端,也是台湾作为中国一部份的铁证。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长萧开平表示:郑成功收复台湾,军事上打败当时全球最强大的荷兰海军,证明明郑的海洋实力。郑成功在台湾恢复华夏衣冠礼仪建立儒学孔庙,开垦农业等等,确立台湾的汉文化本位价值,提升南岛语系的土著文化,摆脱西班牙、荷兰殖民文化的余绪影响,形成大一统的华夏意识,即使日本占据50年,皇民化教育依然无法扑灭台湾同胞的中国心华夏魂。因此,郑氏在台湾成功继承传承中华传统原乡意志,
中华奉元学会秘书长熊羿认为,郑成功收复台湾,最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在政治上的去殖民化,更重要的是在台湾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咨议参军陈永华向郑经提出“建圣庙,立学校”的建议。1666年年初,台湾的第一座孔庙,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孔庙落成,台湾民间的私塾、学校、庙宇等开始蓬勃发展,完整的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台湾的影响既深且广,时至今日全台湾有奉祀郑成功的大小庙宇,有一百多间。
两岸犇报陈福裕社长指出:郑成功驱逐荷兰,收复台湾,标志着近代史第一次反殖民斗争的胜利,是中原政权在台湾建立的第一个汉人政府。郑氏奉前明正朔,可以说是中原政权的延伸,没有脱离中原正统的政治框架。郑氏经略台湾,废除殖民地构造的掠夺式的庄园经济,引进华南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水稻生产,在台湾赓续华夏文明和治理体系,让海峡两岸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生活上融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