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0月15日电/一家笔者本人也是其小客户的著名财富管理集团,于日前发布了很有份量的H1财富管理行业解读报告。其中关于P2P的内容引起笔者注意,忍不住再次发声,聊聊这个连专业人士也时常被带到沟里的思维小黑洞。
上述报告认为“P2P ‘爆雷潮’产生的原因”包括,“依赖期限错配、借旧还新的项目没有新资金去承接”;“‘P2P’行业乱的根源”包括,“……如发行虚假标的、自融、借新还旧、期限错配、设资金池等”。不得不说,许多人看了这样的分析会感觉挺贴肉,但我们静下心来再读一遍,会发现报告所列举的导致行业乱或者爆雷潮的根源,一个一个都是庞氏骗局的基本特征,都不是P2P。
公众和媒体的认知混乱历时已久,看到自己尊重的专业研究团队也被带到沟里,不由地内心有些悲凉。好在前不久,笔者亲耳听这家集团的核心高管说过一针见血的另一番见解:
凡运营3年以上的较大金融服务机构,如果从未暴露过违约或重大风险事件,基本上都是在玩资金池,学名叫庞氏骗局。
笔者用更直白的话说,那些凡是能够爆雷或者老板卷款跑路的都不可能是P2P,都是庞氏骗局。在这里,P2P是被拿来当羊头挂的,并在不知不觉中被污名化。
P2P是在欧美率先产生的互联网借贷平台模式,是“端对端”或者“个体对个体”的借贷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借入资金方和借出资金方是一一直接对接的,平台仅提供中介服务并收取中介费,借贷双方的资金并不会跑进平台公司口袋里。即使成批的借款人违约了或者贷款人要求提前还款了,提供服务的P2P平台并不会跨掉。至于庞氏骗局,虽然也是个舶来词,但在中国历史比P2P更久远的,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