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国际舆论近日热议朝鲜可以效仿“越南模式”,特朗普等美国高官也频频提及。您对此怎么看?
杜进森:今天的朝鲜与越南革新的第一阶段(1986年-1995年)情况很相似——朝鲜也面临制裁、禁运,国内实行计划经济。我想,朝鲜领导人此行访问越南一定会有很多启发:在国际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如何从内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来解放生产力。
越南革新的经验显示,一方面最高领导人需感受到改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百姓希望提高生活水平,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国家变革。朝鲜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从上至下都有发展需求。
事实上,朝鲜现今的起点比1986年的越南高。当年,越南很多在战争期间被破坏的基础设施未完成重建。如今,朝鲜的基建基础比较好。此外,朝鲜的旁边有中国和韩国,一旦它选择开放,会得到很多投资与资源。
环球时报:越南革新与中国改革开放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杜进森:我认为,在改革措施实行之初,中国要比越南幸运,外部环境也要好得多。中国本身有庞大的统一市场,可以实现规模生产,也有很多华侨华人支持和帮助。
两国选择的路径大体上是一样的:在政治上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经济上发展市场经济,越南称为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文化层面上坚持先进文化,中国是和谐社会,越南是公平社会。
越南对于中国的模式是借鉴,并非盲目照搬。最近,中国领导人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就把相关信息反馈给翰林院院长阮光瞬。越共十二大文件中强调私营经济的作用,但私营经济在越南经济中的份额只有8%,而中国民营经济比例达到60%以上,越南需要借鉴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
翰林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前院长武大略:朝鲜必须走出自己特色的道路
环球时报:说起越南革新,外界会经常提及,它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很多相似之处。革新之初,越南是否借鉴了中国的经验?两国的改革有何不同?
武大略:从时间上来说,中国改革开放比越南革新早得多。然而,1978年至1990年期间,越南并没有学习中国的发展模式,因为那时候两国在边境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尽管如此,当时作为翰林院世界经济研究院院长的我已经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绩,并提交了相应的报告。那时候,越南内部对中国的经验存在不同观点,有人认为,中国实际上是在走资本主义路线,也有人认为,这条道路比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