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杨渡:绿推文化“台独”会激发民间灵根自植
http://www.CRNTT.com   2021-10-12 00:19:37


 
  对于台湾小学生不认识孙中山造成的震惊,杨渡表示,其实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台湾史去脉络化。虽然李登辉推动“认识台湾”开始强调台湾史,但当时的历史教科书、课纲并没有去脉络化,李登辉之后,整个台湾史开始做切割。

  杨渡举例,如果现在问小学生“日据时期前,台湾是什么朝代?”孩子的认知是“荷兰时期”,再往前推是原始人时期,等于把台湾历史400年之中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明郑时期”(1662-1683)与“清治时期”(1683-1895)给切断完全不提,好像在台湾史里几乎不存在。

  他指出,少数人还会提到清治晚期刘铭传管理台湾的片段历史,可是没人去讲当年郑成功如何来台?清朝怎么开拓、建设、治理台湾,也没人讲福建闽南文化如何来台发展、台湾人如何赴大陆考进士、进入科举等。

  杨渡说,日前历史电视剧“斯卡罗”在描述美国人李仙得(1867年罗妹号事件)时也有去脉络化,以为李一个人去和原住民谈判签协议,但真正史实是李仙得先找当时台湾总兵刘明灯帮忙,刘派750个清兵、1500位民兵保护李,李才敢带着翻译去和原住民谈判。

  杨渡强调,当你把整个史实去掉周边的关联时,就只会看到一个点,然就利用这个点扩大拿来代表整个真实的历史事件,这实在很夸张,有人认为李仙得事件促成台湾第二次接触国际,其实台湾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就曾和英国打过仗,而且英军还被打垮。

  杨渡表示,大家为何说要念历史?就是因为能鉴往知来,要从过去的历史教训看见未来要怎么走,可是去台湾史脉络化后,造成现在的台湾史是跳跃、断链的,对台湾史的叙述是八卦、碎片化的,这样就会看不到台湾整个命运的结构,一旦缺少结构性的思考,各种历史八卦就会被拿去当做“去中化”的理由。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