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风云卫星50年记:捕捉天气脉动
http://www.CRNTT.com   2020-10-18 10:19:59


 
  经过三代人努力,风云卫星“身体素质”大大提升。风云一号C星寿命达到7年;风云二号F星设计寿命达4年,至今已在轨运行8年。回望过去,杨军表示:“50年来,卫星研制每个过程我们都没落下,每种问题我们都曾遇到,一旦迈过了这些坎,就意味着我们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

  寿命延长之外,卫星观测能力也有了长足进步。中国气象局依靠自主创新掌握了全部核心技术,譬如风云四号卫星作为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搭载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最高可实现15分钟一次高频垂直探测,大幅扩大了探测范围,极大缩短了大气温湿度三维数据获取时间。“这是我们独步天下的技术,有了它可以给大气做‘CT’,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解决更高精度探测问题,让天气预报更精准。”董瑶海说。

  “百姓星”:坚持服务为民

  今年6月以来,南方持续性强降水导致部分流域汛情严重。其中,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50%,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此时,风云卫星紧盯关键湖体面积消长情况,并通过多年卫星监测资料对比分析,为决策部门抢险救灾提供了科学可靠依据。

  “从直观来说,气象卫星监测首先是支持天气预报,把汛期降水过程预报精准。不仅如此,它还要监测评估降水后可能引发的各种气象灾害,利用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监测资料综合评判,助力政府部门决策。”杨军说。

  特别是在台风监测中,风云卫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自风云二号卫星投入运行至今年8月底,西太平洋生成的566个台风、登陆我国的165个台风监测无一漏网。风云四号卫星投入运行后,我国对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监测识别时效从15分钟提高至5分钟,晴雨天气预警准确率提高至89%,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平均误差从95公里减至71公里,优于美国、日本等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