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张欣颐:让乡村创业的种子从海峡论坛发酵
http://www.CRNTT.com   2018-05-30 10:52:29


  中评社北京5月30日电/为回顾两岸民众与海峡论坛的共同成长历程,展现海峡论坛十年取得的成果,感受两岸乡情、亲情、友情,增进两岸民众对两岸融合发展的共识,3月初,海峡论坛组委会启动“海峡论坛十年故事汇”征文活动,聚焦海峡论坛举办以来发生的两岸故事,以台湾同胞亲历亲闻亲述的事件为主,反映在海峡论坛的影响和感召下,通过海峡论坛的平台两岸民间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以下是“海峡论坛十年故事汇”优秀故事:
  
  让乡村创业的种子从海峡论坛发酵   作者 上趣智业团队 张欣颐

细数上趣智业团队从第一次踏入泰宁,到如今在福建的乡村规划工作竟已有近四年的时光,这四年的时间我们从泰宁为出发点,踏遍了这闽中土地大大小小近百村落。而最荣幸的,是在这条道路上走出了引以为傲的里程碑——2016年6月,上趣团队获邀参加海峡论坛,并受到两岸各界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关注。

  上趣能参加海峡论坛,也受到了省台办、三明市台办和泰宁县台办的大力协助,当日团队代表张欣颐还在泰宁际溪村埋头,便被地匆匆安排赶到厦门,带着一身乡土味,到海峡论坛的舞台跟来自不同领域的人群分享在耕读李家的乡建故事。

  作为台湾青年代表,当时在泰宁已经驻村两年之久,但却是全场年纪最小的几位代表之一,因此也很荣幸的被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评为“本场最年轻的发言人”。

  欣颐以自己进驻泰宁规划建设美丽乡村的亲身体验为主要分享主题。她如实的描述了在偏远乡村遇到的问题,如交通不便、资源不足、人力协调不易、时间压力等,也提到“大众普遍对于大陆乡村的落后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连村里的年轻人都离乡背井到城里打工”,但作为城市年轻人来到内地的乡村工作和生活,是具备优势的,“因我们充满理念和执行力,而乡村创业门槛低之外,也是农产品与原物料的所在地,若有好的引导与发挥空间,年轻人到乡村发展创业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最后,她还提到,“只要强化配套政策和相关措施,乡村可以成为年轻人创业的沃土,值得大力促进。期待政府部门的资源投入和关注,让更多跃跃欲试的年轻人能大展拳脚,同时也为大陆乡村带来不同的可能性。”

  座谈的时间短暂,但在海峡论坛得到的各级领导肯定与回响,让团队对后续工作的投入更具信心,在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也逐渐开拓出新的成绩。另一方面,在中央积极推动乡村发展的政策扶持下,团队带着以人为本的社区营造精神,渐渐将规划内容落实地更为全面。比如,我们在宁德市寿宁县下党村驻地一年多,在与当地的人共同吃住生活和交流中,把规划理念落实在地,在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后,还开了一家名为“一杯草药茶”的咖啡店,并辅导了当地的村官及返乡创业青年进行经营管理。精致而简朴的小店铺,成了地方百姓及远到游客的必到之处。对团队而言,与每一个乡村的遇见都是幸运,而每一处的乡建工作都是沥尽心血,但也成就了台湾青年深耕福建乡村的机会。

  四年来,团队致力于各地乡村发展的规划设计,创造富有创意和活力的乡村景观外,亦提供台湾大专生实习岗位,让台湾青年更多地接触大陆的发展机会,促进两岸交流。目前已经有累计十位来自高雄实践大学、昆山科技大学及台中逢甲大学的大学生到泰宁驻点工作。为期半年的乡村生活和大陆乡建体验让实习生们获益良多,也对大陆的社会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基于这些因缘,2017年11月,张欣颐及庄雅云作为团队代表受邀回到台湾做了三场校园座谈会,与百余位在校大学生分享大陆美丽乡村的工作经验与心得。二人利用简短而轻松的座谈,将团队扎根福建乡村的工作内容介绍给台湾青年,并透过有趣的互动交流介绍了大陆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机会,受到老师和学生的热烈反应,三场分享会场场爆满。团队也首次尝试透过这种近距离接触让学生熟悉大陆环境,激发台湾青年到大陆发展的热情。

  众所周知,在社会环境的互动下,乡村建设势在必行也充满挑战,这次难得的发表经验,让各界人士听见来自偏远乡村的声音。空间正在转变,你我都可能是贡献心力让乡村更美的那一位,期待有更多人与我们一同前行。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