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月25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是非集”专栏说,是环境的动物,当有能力支配别人的人,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没有能力的人时,后者久而久之,便会发展出什么办法,来因应这个环境,或来反制有支配能力的人。所以在国君权力越来越夸张的时代里,孟子就已经说了,“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只是这一套“以暴制暴”的高论,很快就被拥有夸张权力的独夫,套上了“造反”的黑罪名,必除之而后快。
对于拥有夸张权力的王者而言,当然最好“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用现世的权力来框你还不够,往往再加上前世今生的“原罪”来让你永世不得翻生。现实的暴力之外,拿族群、历史、阶级,甚至神话,来使单向的暴力合法化,而令拒绝与反省的声音边缘化。这种炒作、这种压制,还最常透过社会对立、敌人塑造,来动员群众,激化情绪。
因此,暴力的行使,跟着权力的有无,就会出现“双重标准”的问题。当我掌握权力,施加给别人的暴力,就叫革命、就是为民主;而被夺走权力的人,在过去的所作所为,就被冠上“独裁”、就是“白色恐怖”。这种双重标准,一旦写进历史,便是“成者为王败者贼”的注脚;至于哀哀无告的芸芸百姓,辗转于沟壑之际,自然就像伯夷、叔齐的永恒叹息,“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专栏说,对于这一次掌掴官员的事件,我们当然哀矜勿喜;但对于藉此引起媒体反省,好好的比一比,谁是始作俑者?谁在做贼喊捉贼?我们则相信是正面的结果。试问:当那一小撮人给“总统”丢鞋子、给人家铜像砍头、给灵柩泼红漆,妄图透过社会对立、敌人塑造,来动员群众,激化情绪时,又何尝问过不同意见者的感受呢?何况事件的“受害者”,在许多争议的漩涡中,例如金马奖独派的失格表现,也从来抢先表忠,不稍避讳。由此来看,要停止对立、要民主理性,还是请掌权的政党和当局,先以身作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