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贵植表示,中韩相互矛盾的种类和现象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中韩矛盾主要发生在历史主权和文化主权等抽象性较高的领域,因此很难解决。平时抽象性高的问题潜伏着,不会引起矛盾,但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像“爆发力强易燃性高”的物质一样。江陵端午祭风波、泡菜文化主权争论、网络上突然对韩服溯源问题的对峙等等,事实上都是非本质性问题,但对国民情绪的影响非常大。更何况这些与国民认同感相关的问题是政府不能出面解决的,增加了难度。
第二,网络时代,普通民众制造假新闻,助长两国之间的不信任。特别是夸张性的恶性新闻传播快,难以控制。再加上通过点击率来获益的恶性网红存在助长负面认知的新闻。
第三,通过卖“爱国”赚钱的、卖“安保”议题赚钱的媒体妨碍公正的报导,以极负面的方式诱导两国的形象。民间媒体和广播通过刺激性新闻增加订阅者,以打击中国的新闻太多了。
第四,在韩国,亲美反中情绪仍然存在,并且最近这种倾向越来越强。所以部分媒体会夸张中国某些不好的地方,以此来贬低中国。
闵贵植分析,韩国人对中国的认知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来讲,负面因素超过积极因素。
第一阶段(1992-2000)是建交十年左右的时间,两国关系和民间交流非常友好。在韩国经济危机之前,很多韩国人将中国视为机会之地,IMF事件以后,很多韩国人将中国视为东山再起的跳板。另外,因为有朝鲜族同胞,即使不会说中文,也可以果断地在中国投资。
第二阶段(2001-2011)是中国加入WTO后韩国创造最大利益的同时对中国发动警戒心的时期。9.11事件以后,中美合作的时代,中韩关系整体上也充满了乐观论。在金大中卢武铉在职期间,安保矛盾较少也对两国的相互认知起到了积极作用,两国关系良好的证明之一就是留学生数量增加。
第三阶段(2012-现在)出现了往返于温汤和冷汤之间的急剧变化。2015年,朴槿惠出席了战胜70周年纪念仪式,展示了友好关系,但紧接着萨德部署后,两国关系沦落为最糟糕的局面。2015年,韩国人对中国非常友好,甚至比美国更重视中国的重要性,但现在回避中国的现象非常明显。这种变化让韩国民众并不反对政府积极转换的GVC政策,也不会抵抗对尹锡悦政府站在IPEF先锋的方针。这样外交安保状况的变化立即反映在国民对中国的态度转变上,现在情况令人堪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