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大衰退期间,中国确实使用了财政政策,2009年其赤字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但这种刺激措施很快就结束了,中国在下一年实现了小幅盈余。财政政策或许是有效的,但它幷非全部原因。
除了增加支出外,中国还要求银行提供更多贷款。据世界银行估计,扩大银行信贷占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40%。大部分贷款由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提供。这些资金流入了基础设施、房地产行业和各类企业项目,其中许多项目是由中国国有企业来执行的。
这些贷款能挽救经济免于跌落悬崖。在危机爆发后的几年里,中国一再利用信贷政策来稳定经济——在出现经济衰退的风险时鼓励银行提供更多贷款,当房地产泡沫面临失控风险时收缩信贷。
为了限制可能出现的房地产泡沫,中国政府分别在2011年、2013年和2017年收紧贷款。2014年中国放松银行信贷,以刺激经济增长。2016年中国央行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刺激信贷扩张。最近,由于面临与美国爆发贸易战的威胁,央行再次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幷用其他政策调整来鼓励放贷。
虽然我们很难对中国的信贷政策有一个全面彻底的了解,但中国似乎摸索出了稳定宏观经济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关注的重点是资产价格、银行融资、房地产和对银行的行政控制手段。
这对发达经济体来说是否值得学习?文章认为,日本和欧盟成员国等国家大量使用银行融资。美国倾向于更多地使用债券市场,但银行——尤其是大银行——在房地产行业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而房地产行业是商业周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发达国家能否创造更多的政策工具来推动银行在经济衰退时期扩大信贷、在泡沫严重时减少信贷?宏观经济学家应该思考信贷政策,在抗击经济衰退时把它作为传统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一个重要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