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12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表示,有信心压得住失业浪潮。(中评社资料图) |
中评社香港5月22日电(记者 沈而忱)受外围环境、本地社会事件以及疫情影响,香港的经济自去年年中开始步入衰退,失业率亦节节攀升。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五月19日发表的统计数字,失业率由2020年一月至三月的4.2%上升至二月至四月的5.2%,大多数行业的失业率均见上升,其中建造业、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业,以及艺术、娱乐及康乐活动业等有明显的上升。
因应形势,特区政府推出了逾八百亿的“保就业”计划,向合资格雇主提供工资补贴,让他们能够保留他们的员工,减少大规模裁员,让香港渡过经济寒冬。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称,对于保就业计划充满信心,相信“可以压得住这一波失业浪潮”。
据特区政府统计处,与消费及旅游相关行业(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业)合计的失业率急升至9.0%,为超过十五年来的高位。笔者认为,一方面,香港旅游业进入“冰封”状态,没有访港旅客消费,且预计短时间内香港“开关”不会实现,旅游业难以恢复;另一方面,不少香港市民面临裁员、“无薪假”、减薪的压力,即使有特区政府的纾困措施加持,但在“时艰”下,市民的消费意愿必然偏淡。
港区人大代表叶国谦接受中评社专访时指出,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香港的倒闭和失业问题,还是要尽快恢复经济活动。笔者对此深以为然,若是仅仅依靠政府“派糖”、“救火”、“续命”,只可治标不能治本,失业率或尚能稳住,但市民信心从何重振?若要彻底压住失业浪潮,香港必须尽快恢复社会稳定、尽快展开经济活动。
诚然,现下疫情全球蔓延,各国暂停发展、“封关”、“封城”屡见不鲜。在此情况下,体量小且高度依赖国际贸易的香港该如何转危为机?笔者认为,大湾区正是香港难得的机遇。大湾区需要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枢纽的香港;反之,香港也需要产业链齐全、市场广阔的大湾区。正如笔者在采访各位港区人大代表,他们齐齐指出的那样,香港应发挥自身的优势,找准自身的定位,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面对经济下行、失业浪潮,香港须抓住机遇,切不可蹉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