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察哈尔学会:如何判断疫情后的国际关系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20-05-24 10:32:47


  中评社北京5月24日电/5月20日,察哈尔学会“如何判断疫情后的国际关系”线上研讨会召开。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周虎城担任主持人,察哈尔学会首席研究员于洪君、高级研究员刘宏、江时学、朱锋出席研讨会并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就“如何判断疫情后的国际关系走向”相关议题展开研讨。

  察哈尔学会首席研究员于洪君认为,新冠疫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覆盖的,不分国界、教育、民族种族、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以往被学界所忽略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变化,可能是现在呈现在人类面前的一个最大变量。其次,自由主义的弊端在此次疫情冲击中也充分暴露,集体主义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彰显了自身的制度优势和特性。

  于洪君进一步指出,无论国际舞台风云如何变化,也无论全球治理体系如何转换,人类社会的本质属性不会变。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不会变。第一,人类社会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本质属性不会改变,只会继续强化;第二,反全球化浪潮难以实现,全球化发展到今天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必然结果;第三,人类社会的相互竞争难以避免,这不仅是发展水平的竞争,更是社会制度和治理理念的角逐,而这种竞争在今后也将更加激烈。于洪君将人类社会总结为不同文明形态组成的历史集合体,人类文明是丰富多彩的,是完全平等的,不同的文明形态应该力图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兼容并蓄,求得和谐的共生。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朱锋认为,新冠疫情将给国际关系带来四大影响。第一,自二战之后70多年自由开放竞争的国际秩序中,科学主义的存在第一次受到了质疑。当人类坚信科学主义能让我们有效抵御灾害性冲击的时候,新冠病毒竟然使全世界变得如此的脆弱无力。

  第二,人类需要重新思考基本的生活方式,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真正和科学主义、现代主义、可持续主义联系起来的。人类需要一种更加健康,更加符合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基本生活方式,这恰恰是国际关系最本质的力量。

  第三,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对传统进步主义的批判和反思。过去400年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旗帜是进步主义。进步主义的核心就是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目前,人类过去300年的进步主义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第四,世界各地民粹主义的兴起对全球主义造成了严重冲击。朱锋最后总结到,面对新冠疫情的影响,首先要做好科学的总结和规划,其次要做好心态准备。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刘宏从三个方面对国际关系走向进行了分析。刘宏认为在未来5至10年内,国际关系的变动趋势将大于其维持原状的趋势。新冠疫情的出现加剧了先前已经存在的国际关系变局,同时民粹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现象也日益加剧。全球化方向发展、全球化进程和结构性矛盾的解决方案,已然是思考未来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其次,刘宏不认为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新冷战”阶段,并就冷战爆发的因素进行了说明,论证中国其实还是希望通过和平、理性的方式,通过多边的机构来解决矛盾和冲突。最后,关于亚太区域的发展,刘宏认为在疫情结束之后,这一地区仍将维持“在经济上依靠中国,安全上依附美国”的传统战略。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江时学对目前学界的几个观点进行了批驳。

  第一,关于“新冠疫情是压垮经济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的说法有失偏颇。任何一种传染病都不会遏制经济全球化,更不会导致经济全球化逆转。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可能消失的。

  第二,“全球经济将加速发展,并转向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化”的观点也值得商榷。目前,中国还难以动摇美国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中的地位,也没有办法在根本上动摇美国在全球化规则中的特殊地位。因此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很难转向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化,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化不可能在新冠疫情后马上出现。

  第三,“新冠疫情意味着美国世纪的终结”观点也是失当的。迄今为止,虽然美国的国际形象以及软实力受到了负面影响,但美国的硬实力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动摇。

  江时学认为,当今世界秩序是由多边世界秩序和自由世界秩序两个秩序所构成的。自由世界秩序虽然在走下坡路,但它的生命力和韧性依然强大。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些秩序同样不会销声匿迹。江时学指出,当下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做出不切实际的预测,否则将有害于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外交政策。

  (来源:中国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