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续道,就企业而言,特别是本地中小企业,转型的痛苦恐怕更为难熬。虽说船小好掉头,然而如果迎面而来的是时代的海啸巨浪,一些企业终究难免沉船的厄运。企业主因而必须把握机会,在巨浪来临前思考出路,善用政府所推出的各项转型辅助措施。市场并非万能,所以偶尔必须有政府有形之手的介入调节,但市场同样是高效无情的,政府的援助只能解燃眉之急,如果企业本身缺乏应变能力,或者已难以有效竞争,仅仅只是苦撑,恐怕最终还是要被供需铁律打倒。
尚达曼在讲话里所透露的其中一个重要信息,是这一波的转型,本质上可能让社会贫富差距现象恶化。这主要是因为转型由科技驱动,许多中低端的工作岗位都会被科技所取代;而新增的工作岗位,对员工的智力和教育程度又有更高要求,以致形成了技能不匹配困境。换言之,并非所有员工都能胜任,顺利找到理想的新工作。可是工作不只关乎收入,也同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与尊严相关。处理不当,势必产生深远后果——世界各国此起彼伏的政治动荡与撕裂,殷鉴不远。
不难想象,政府在兼顾就业市场的短期冲击和中长期挑战时,必须如履薄冰,却又无法避免做出政策取舍。各类应急援助措施都只能治标,以期减少转型的痛苦,却难以阻止转型的到来。再有就是国家资源毕竟有限,总得用在刀口上,企业和员工都不能期待政府能起死回生,替所有人遮风挡雨。企业倒闭和失业率上升,应当是可以预期的场景。从政者或许从大局考虑,对很多残酷的现实未必能宣之于口,但民间审时度势,就不能对已经到来的转型海啸视若无睹。唯有尽量做好准备,甚至接受难免的痛苦,才有渡过难关,迎接新时代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