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北溪”管道被炸,美国欠世界一个解释
http://www.CRNTT.com   2023-02-27 17:20:37


  中评社北京2月27日电/中国网评论文章表示,去年9月26日,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北溪-1”和“北溪-2”几乎同时发生爆炸,震惊世界。在爆炸案发生之初,美西方媒体将舆论引向“谁是凶手”,明里暗里针对俄罗斯,使其深陷舆论漩涡。

  2月8日,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援引消息人士的话在网上发文称,美国总统拜登与美国国家安全团队经过长期谋划,下令于2022年9月26日引爆了事先安放的炸弹,炸毁了“北溪”天然气管道。此爆料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连日来持续发酵。

  赫什在文章中表示,自2021年底,在决定破坏“北溪”管道之前,美国总统拜登与美国国家安全团队曾进行了9个多月的秘密讨论,主要议题就是如何不留下证据。在赫什文章发表几小时后,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艾德丽安·沃森断然否认相关指控,称赫什的所谓“调查”完全是“虚构”的。

  俄罗斯已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申请,要求召开会议,讨论“北溪”被炸事件。俄方已将“北溪事件”评估为“国际恐怖主义行为”。

  “北溪”管道项目是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和欧洲公司各出资一半,合作建造的海底天然气输送管道民用工程,连接德国和俄罗斯,全长1200公里,建设工期十年,总投资为95亿欧元。

  “北溪”天然气管道,将俄罗斯的天然气输送到欧洲国家,促进俄罗斯与欧洲的经贸交流合作,加强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的联系,当然欧洲国家很欢迎来自俄罗斯的廉价能源。然而,这对长期以来将俄罗斯视为重要竞争对手的美国来说,是不愿看到的局面。

  美国政府对赫什爆料的回应苍白无力,显然没有给世界一个真相。

  回顾美国主要政治人物就“北溪”管道所发表的言论,便可看出端倪,或从另一方面印证赫什爆料的真实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