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明见。(中评社 资料照) |
中评社台北8月27日电/高端疫苗23日开打,已有5人猝逝,死因仍待厘清。台湾神经外科医学专家、前台大医学院神经外科主任、前“立委”高明见表示,很可惜的是,在施打疫苗后,缺乏一套自我监测身体各种指数的机制,让这些猝死者,丝毫没有挽救的机会或是重新再来的可能性。
施打疫苗后猝死,根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公布“台湾COVID─19疫苗安全监测”通报,截至8月18日以前的资料统计,死亡案件通报共计640件,年龄层范围以大于90岁和80-89岁间的死亡通报率最多,各为133.7和47.4(件/每十万剂)。
高明见今天在《ETtoday新闻云》发表评论表示,很少有医师特别建议,应多注意接种后的身体各项指数。例如打疫苗后的生理征象或各项参数,如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状况,甚至是血氧的变化。如果能持续施打前做风险评估,或先行诊治心血管疾病俟时延缓施打时间;施打后再执行监测这些生理数据,遇有状况直接施救或诊治,当可降低猝死机率。
高明见说,此波高端疫苗施打对象,已自年龄40岁以下的年轻族群开始大量施打,不像AZ疫苗开打时,AZ的施打对象是高龄且常有共病的民众,风险本来就大。年轻的族群民众,若身体健康当然比较没问题,但如果有一些平常外表看似健康,但实际上身体健康有风险的对象,若不自知,通常是透过血压计一量惊吓数值之高,才知本身有高血压。
高明见表示,近日发生多起的高端疫苗死亡通报,建议应谨慎对待,对于死者的死因仔细探究,找出致死原因是否本身固有疾病还是疫苗所引起?用这些高端疫苗通报死亡成因可能性、统计数字去和AZ、莫德纳比较,方能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不要平添不必要的臆测和传言。
高明见指出,高端疫苗将在巴拉圭进行第三期临床试验,在台湾则是采独步世界的“免疫桥接”方式取得“EUA紧急使用授权”。众所皆知,一般药物或疫苗在上市前必需经过一、二、三期的临床人体试验。也由于高端疫苗在台湾省却上面的详细步骤,针对近来发生的多例接种疫苗后猝死案例,建议应有详细分析死亡案例是否与高端疫苗有关联。若持谨慎观点,也应先暂停施打,待详细研究后,确定与疫苗无关再继续施打,以保障民众健康。
高明见说,随着新冠肺炎新药的研发,卫生单位应尽早大量进口单株抗体药物,其在新冠肺炎轻症、中症时投药,即能发挥效果。
高明见表示,疫苗只能预防,有如战场上的长枪,而口服药或药品却可对症下药,是战场上的短刀,长短兵器相配,无往不利,让患者避免形成重症,也可避免拖垮医院ICU照护能量,保护本土的医疗量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