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基建”将成经济内生增长逻辑
http://www.CRNTT.com   2019-01-21 08:13:10


  中评社北京1月21日电/财政部要深化减税降费,发改委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央行要为实体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1月15日上午,三部委联手向市场释放的积极信号,是为2019年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修桥铺路”。

  证券时报发表记者邢云文章表示,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投资无疑依然是2019年的重要命题。稍早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其中,需要关注的是,在国家投资规划中,再次提到的“基建”有了新概念、新指向与新脉络。

  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发挥投资关键作用重在形成精准投资、有效投资,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在投资重点上突出“补短板”,在项目选择上突出“纳入规划的项目”,在投资决策上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国家发改委将重点突出五个方面的建设,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城乡基础设施以及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和公共服务项目,生态环保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文章介绍,与以往基建集中在“铁公基”不一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建设,加快5G商用步伐。其中,5G网络是基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都将依存网络存在。目前来说,仅仅运营商在5G基础设施上的投资都不容小觑,再加上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应用和维护等,将直接拉动产业升级和高科技迈进。在5G网络上,是场景应用级别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上述应用在5G网络上完善后,万物互联将成为可能。

  如果以资本市场的角度剖析,任何上升到国家政策的产业投资,不仅会是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内生增长的逻辑,也可能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潮汐力”。中国的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从高速增长期过渡到稳定发展期,即便实施新型城镇化等扩大内需的措施,国内基建市场的规模也难以再大规模扩张。预计短期之内,国内已难有大规模的高速公路、高铁、港口、机场等新增建设需求,届时建筑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渐显现。

  文章指出,此种形势下,传统基建对于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已经有所减弱,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则将成为稳投资、稳经济的重要支点。当前,中国正在培育和发展经济新动能。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等产业不仅是适应内需市场消费升级的需要,也是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相继成为政策及投资热点,一系列技术或概念的背后,归根到底是数据驱动的科技生态迅速崛起。可以想见,这些新兴科技的产业化,无疑需要一套新型基础设施做强大的支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利于发展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经济新动能,并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因此,国家在“新基建”的布局也将产生长期性、大规模的资金需求。笔者认为,“新基建”的到来,将会引领新的产业周期,并成为国内一段时间内新经济的增长逻辑。

  此外,对照此前基建投资出现的问题, “新基建”投资需要注意下述几点: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精细规划,避免出现盲目重复投资;二是在目前经济形势下,应形成多元投融体系,着力引入民资参与新型基础建设。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