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化总会副会长林谷芳(中评社 林艳摄) |
中评社香港12月6日电(记者 林艳)台湾的中华文化总会副会长林谷芳日前受邀参加在江苏宜兴大觉寺举办的“推动两岸文化融合”研讨会,并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表示,台湾社会很注重中华文化的生活性。如果两岸在推动文化融合过程中,能够找出中华文化的生活性,将更加有助于补足其理论和实践的落差,增强台湾民众的认同感。
林谷芳,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台湾佛光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有非常高的佛学修为,天气寒冷也只穿一件单薄的衣服。着有《千峰映月》、《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禅两刃相交》、《如实生活如是禅》等。
通常不轻易出席此类研讨会的林谷芳,此次却非常爽快地答应主办单位之一的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的邀请与会。林谷芳说,这主要是和两岸统合学会以及张亚中所做之事有关。由于台湾近20年本土化的过程中,台湾社会在认同问题上产生很大的变化。“从一般印象来看,张亚中所做之事在台湾需要面对某种习见的正当性挑战。”林谷芳认为,只要他的事情不是泛泛之论,比如这次会议提出的中华卡等,就要来为他撑场。
说起大陆,林谷芳并不陌生。他说,至今为止,已经到访过大陆三百多次,跑遍了大陆各地。“坦白讲,即便是大陆人士,也不见得有我跑的地方多。”
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中华文化认同上,林谷芳认为,历史诠释非常重要。如果两岸对古今的认识不同,中国人的价值就难以统合起来。他说,现在两岸对历史的诠释还存在很大歧义,这个歧义也不是短时间所能解决。但可以先通过“求同存异”的办法,在大家所能接受的部份寻找最大的公约数。比如,可以从近代史以前的部份入手解决一些问题。这样,自然就会出现“同”。同时,他指出,无论是汉字、教科书、中华文化基本教材等方面都牵涉到历史诠释的问题,未来统合学会可以在渐渐补强它们公约数上更加努力。
“提起中华文化认同,台湾年轻人就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久远而高阶的事,和他们无关,尽管他们也生活在中华文化中。”林谷芳表示,如果大陆本身能够让台湾的年轻人,认识到它是一个富而好礼的社会,这十几年偏颇教育下的认同缺肉是可以补回来的。
林谷芳说,中华文化在台湾传承的延续性大家有目共睹,但台湾的中华文化相比大陆,更具生活性。他曾在长沙的文化经济论坛中发表的一篇论文《生命性与生活性---谈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特质》中提出了中华文化的四个特性,深深地触动了时任国台办主任的王毅。这四个特性分别是:均衡性(较全面、整体地传承儒释道三家),体践性(重视儒释道三家的生命体践),日常性(中华文化自然出现在各阶层的日常生活中)和相融性(与当代生活的相融无碍)。
林谷芳认为,大陆可以参照这些方面去努力,而不是只谈一些空泛的概念。他说,台湾透过这种均衡性、体践性、日常性和相融性把中华文化融合在生活里。同时,他也指出,有关此类的研讨会一直很多,但成效似乎不太大。最主要原因是,谈的和做的有一个很大的落差。倘若大陆能够把中华文化的理念和生活之间的落差部份链接起来,就会对台湾有很大的吸引力。毕竟,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中华文化的母体,且有丰富的人才和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