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华网路报:两岸和平协议难于登天易如反掌
http://www.CRNTT.com   2018-07-29 09:47:10


第四次“习连会”7月1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评社 徐梦溪摄)
  中评社香港7月29日电/大陆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周志怀日前抛出“和平协议时间表”的话题,认为两岸应在十年内签署和平协议。就现实来看,这个构想似乎毫无可能,但两岸和平既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只要环境改变,很快就能实现。 

  大华网路报今天社评说,两岸和平协议的酝酿,由来以久。早在1992年10月,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愿意同中国国民党尽早接触,以便创造条件,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进行谈判;1995年1月的“江八点”更明确指出,“建议双方就正式结束两岸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进行谈判;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 

  台湾方面,从蒋经国执政后期宣布开放台湾地区民众赴大陆探亲,两岸关系也从隔绝对立逐渐迈向互动。1995年4月,李登辉针对“江八点”发表谈话,宣称“当中共正式宣布放弃对台澎金马使用武力后,即在最适当的时机,就双方举行结束敌对状态的谈判,进行预备性协商”。 

  到了2005年4月29日,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与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60年来两党领导人的首次会谈,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希望“促进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建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结构”。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呼吁“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2011年,马英九在连任竞选白皮书中提到“在国内民意达成高度共识,两岸累积足够互信的前提下,秉持国家需要、民意支持、“国会”监督的原则,通盘评估国内外情势发展,审酌推动两岸商签和平协议,以维护两岸永续和平”。 

  社评说,这些史实显示,虽然两岸领导人都对结束敌对状态有所期待,但对签署和平协议,大陆方面一直比较主动积极,而台湾则相对被动保守。尽管如此,国民党执政时期,签署两岸和平协议一直是政府努力的目标;2016年大选失利后,国民党更在19次全代会中,将“探讨以和平协议结束敌对状态可能性”正式纳入政纲。对于这项“和平政纲”,习近平除了表达认同,也强调“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是我们的ㄧ贯主张”。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