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中评社图片) |
中评社北京7月16日电(记者 林艳)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日前提出观点表示,两岸仅靠经贸交流是不够的,要创造政治性结构才能增加认同。他说,两岸应该突破“先经后政”的思考,认识到,如果不能“政经并行”,连现有的经贸交流成果都可能会碰到障碍。
张亚中说,两岸目前的交流以经贸为主,经过六年的大交流以后,现在已经碰到障碍,不仅是政治的深水区无法进入,服贸协议引发的抗议显示,连经济交流也碰到挑战。
他说,继续加强经贸交流,当然是必要,但是仅是如此,是不够的。两岸应该突破“先经后政”的思考,认识到,如果不能“政经并行”,连现有的经贸交流成果都可能会碰到障碍。为此他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法:
第一个方法,北京要创造结构。张亚中说,冷战期间,西德坚持“整个德国”政策,不视东德为外国,而是“整个德国”的一部分。因此,西德从1951年起,就未征收东德物品的关税。1961年的《关税法》,也将东德视为是西德关税的“内部贸易”。在1957年西德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一部分后,东德的货品从此也可以自西德再进入欧洲共同体其它国家,而不需要关税。但是从东德直接进入其它欧共体国家则需要关税。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首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张亚中在论坛中指出,如果我们把这个例子用在两岸,如果北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重新检视两岸服贸或货品的协议的必要与功能。北京可以参考当时的西德,主动创造一个“整个中国的内部贸易”结构。以后两岸的贸易,包括香港、澳门,均可以适用这个结构的规定。
有些经济学者会说,由于两岸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因此必须适用WTO的规范。这样的说法是完全忽视了政治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功能性。由于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均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就好像当时的绝大多数欧体国家接受西德的“宪法”立场,因而不提出异议一样,只要北京能够在国际间有所宣示与坚持,国际社会是没有理由反对的。如果北京又愿意像西德一样释放出公共财,像西德不要求东德比照办理一样,同样地不要求台湾比照办理,这才是坚持“一个中国”一方应有的气魄与立场。
第二个方法,寻求共同创造结构。张亚中说,继大多数的认同都是建构出来的,“没有参与没有认同”。两岸目前的自由贸易关系,只有创造利益的功能,而没有赋予建构认同的功能。利益是变动的,在资本主义的时代,利益不可能由全民所均享的,利益的往来,不仅是往来双方间,即使在一方的内部,也有分配不均的问题,因此,纯粹经贸的往来,是难以建构彼此认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