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志杰表示,习近平访美成功,中美关系在结构上“斗而不破”,但朝向透过“管控分歧”而能“争而能控”。(中评社 赵家麟摄) |
中评社台南10月4日电(记者 赵家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访美,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教授周志杰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习近平美国之行是一次成功的访问,让中美之间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维持“斗而不破”又“争而能控”的发展,进一步从深化全球治理议题上对非传统安全的互赖,缓解双方在传统安全上的互相对抗。
周志杰表示,宏观习近平访美,包括“习奥会”、联合国的相关活动与演说,几条主轴者是围绕在去年中共中央“深改小组”、“国安委”成立时发言指出中国大陆面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五大发展的挑战。
具体的说,“深改小组”提出的几大挑战,包括:中国崛起、美国猜忌。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大陆生态环境恶化,重大自然灾害破坏严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仍继续严重依赖能源资源进口与国际市场需求,同时,关键技术主自性不足等。其中,第一大挑战,就直接指出美中关系的结构性因素。
周志杰分析,习近平访美,可以从三个面向来观察:
第一,中美在结构上的矛盾可能无法缓解,但强化“管控分歧”的机制,可以减少误判,这样的决心已被强化。
中国在对美关系上早已察觉“中国崛起改变国际与地区格局,中美战略博弈敏感复杂激烈,导致周边环境安全系数下降,海洋利益竞逐加剧。”在传统安全上,中美之间结构上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
其次,6月间的南海危机,现在双方又掀起网路安全问题。结构上的竞逐已难以避免,也难免会有碰撞,但基于战略上的顾虑,大家维持传统战略上“斗而不破”的关系。
去年瀛台夜话,就有了中美军事互信话题。中美两国在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美国希望中国崛起是在以美国能管控的方式崛起,但中国大陆不可能照着美国的意思走,双方在结构上要维持“斗而不破”,重点反导向了“管控分歧”。
周志杰说,“管控分歧”即双方在面对核心利益出现分歧时,能够管控猜忌与战略互疑所导致足以引发的军事冲突及擦枪走火的可能,并藉由对分歧的管控,逐渐形成基本的谅解与互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