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仁荷大学教授南昌熙。(中评社 林艶摄) |
中评社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 林艶 崔银珍)中评社记者日前跟随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韩并参加中日韩峰会报道,期间就中日韩三边的有关问题专访了韩国仁荷大学教授南昌熙。南昌熙教授认为,中日韩峰会举行的中日首脑会谈是使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契机,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到了“历史问题”,但安倍却持无视的态度,李克强总理对此是非常失望的。他认为,只要日本政权不变,安倍总对历史的态度以及信念不会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以下是采访的问答全文:
中评社记者:您怎么看中日韩三边首脑峰会重开的意义?
南昌熙:朴槿惠总统指出,虽然韩中日三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度很高,但由于历史问题,三国在政治、安保方面的合作,还没达到经济合作的水平,并且矛盾还在深化。这就是所谓的“亚洲悖论”。在此次韩中日三国首脑会谈上,三方协定定期举行首脑会谈,减少分歧。从这方面来说,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中评社记者:您怎么看此次中日首脑会谈对中日关系有怎么样的意义?
南昌熙:安倍总理到目前为止还没能与习近平主席进行正式的首脑会谈,受历史问题及钓鱼岛问题余波影响,中日关系正处在冷却时期。在韩国举行的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谈上,安倍与李克强总理进行了会谈,这是使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契机,很有意义。
但是,从结果来看,在此次的所有双方会谈中,韩中首脑会谈的气氛最好,气氛不佳的就是中日会谈,而韩日会谈气氛居中,可用好来形容。这是因为在韩中日三国间的双方会谈上,摩擦原因各有不同,所以气氛也会有所差异。中韩之间在经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中日之间李克强总统提到了历史问题,安倍总理提到了南海问题,所以会谈局势紧张。三国首脑会谈上举行的双方会谈情况体现了中日关系的现状。
中评社记者:会谈期间,李克强总理一直强调“正视历史”,您如何评价这次安倍的表态?中日韩首脑峰会和中日双边的会谈是否会对中日关系的回暖带来新的契机?
南昌熙:在此次首脑会谈中,李克强总理直接提到了历史问题,朴槿惠总统考虑到日本的立场,委婉的提到历史问题。但是,安倍总理答非所问,只谈了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回避了历史问题。韩国作为主办国,不能过度提及历史问题,但是,李克强总理把此次首脑会谈当成,韩中两国共同努力,使日本正视历史问题的一个契机。可安倍总理对此却持完全无视的态度。所以,在李克强总理的立场上,对此是非常失望的。并且由此可看出,安倍总理在今后对历史问题的态度也不会有所改变。只要日本政权不变,安倍总理的信念也不会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