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泰世界日报:维和部队难产 中东或因祸得福
http://www.CRNTT.com   2006-08-28 13:54:44


  中评社香港8月28日电/泰国《世界日报》今天发表题为“维和部队难产 中东和平或因祸得福”的社论,指出欧洲主要国家正在加紧外交步伐,以便尽快商定其派兵组成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的详细规模和所担当角色问题。

  社论表示,显然各国对这个问题还有不同意见,在布鲁塞尔召开欧盟外长会议之前,各方议论纷纷。有打退堂鼓的,印度国防部长已宣布:“我们正准备从黎巴嫩撤出军队。”目前印度只有673名士兵参加黎南维和。为什么要撤出,据灵通外交人士说,印度不满联合国安理会的新规定,今后维和部队有权使用武力。这弄得不好,会变成印度与真主党的战争,甚至是联合国与闹事国的战争。印度显然不想卷入这个旋涡,保持其明哲保身的地位。

  最没有道义的是法国,对派兵维和一直没有表现应有的热情,较早前表示愿意成为欧洲各国的领头部队,事后又推却了这责任,说可能只派象征性的几100名军队。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吊儿郎当作风,须知法国曾是黎巴嫩的宗主国,黎国独立之前,一直是法国殖民地,法国对黎负有历史传统的国际道义责任。

  社论分析为什么各国出兵赴黎南维和会闹成这样子,主要因为1995年波士尼亚斯瑞布里尼卡屠杀事件记忆犹新,许多国家都不愿派兵,尤其联合国并无比较明确的授权。当年是由荷兰维和部队负责保护斯瑞布里尼卡,死了不少维和人员。这是因联合国没有明确规定维和部队的任务、行动规则、指挥权项和兵力部署等问题,结果造成维和部队遇攻击时不能还击,那就等于只能束手待毙了。

  据说这次黎南维和,经历波士尼亚惨痛教训之后将有改变,维和部队可以自卫。但攻击与自卫之间,有时也很难画清界线的,等到事情发生后,死了人,要追究责任,就很难判定谁是谁非了,这是大家都视维和为畏途的原因,印度干脆在亟须用兵之际,召回其维和部队。

  社论表示,派兵到黎南维和是很复杂的,不但有以色列军队与真主党武装的对峙,还有软弱无力的黎巴嫩政府军,更有1个一直在那里虎视眈眈的叙利亚。如今联合国维和部队尚未正式进驻,叙利亚就已率先宣布,不同意维和部队部署在该国与黎巴嫩接界部份,那不是在阻挠联合国维和工作,使维和部队力量留下1个缺口吗?叙利亚其实是满肚子气的,但在目前局势下,自身力量处于低潮,故不能不采取低调,但也不敢公然捣乱。事实上,它也怕被别人捣乱,故只能作出上述表示,其实是打败者的负气话而已。

  维和部队处于难产之际,幸而有义大利挺身而出,表示愿意派出维和部队3000人,并担当欧洲维和部队的领导。义大利为什么如此积极?由于它一向自认是欧盟大国,但由于前总理贝卢斯科尼政府有着很深的亲美烙印,使义国在欧盟内部渐被推向“边缘化”。新总理普罗迪就任之后,决心改变这种情况,给义国重塑在欧盟和国际舞台上的形象,故率先表示愿意派兵维和,并费尽口舌,劝说各欧盟国派兵维和。

  令人奇怪的是,联合国新的维和大军根本尚未到达,只留不足2000人旧维和部队,但联合国停火决议案事实上已获得切实执行,黎南一片平静,真主党领导要员也表示不违背停火协议,并警告其党员,凡违背此协议而向以色列发射火箭者,将遭逮捕。那岂不是说,联合国维和部队根本不必来,只根据联合国1个1707停火决议,就可以天下太平了吗?

  社论指出,这说明此一安定局面是靠以色列人的实力打下来的,是以军这次以雷霆万钧的行动使真主党和叙利亚都不敢动弹,所以,这次维和部队会很容易完成任务,绝不会像波士尼亚那样遭遇大屠杀,各国不必担心,大可以即刻派出部队到黎南执行维和,说不定能由此进一步实现和谈。

  叙利亚外长瓦和德.穆阿利姆23日在赫尔辛基与欧盟现任轮值主席国芬兰外长图奥米奥亚会谈时,就曾表示,现在是中东和平时机,须要重新迅速启动以巴和平进程。如果真能由此促成以巴和谈的话,那这次以色列和真主党的1场冲突,反而是“因祸得福”了!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