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9月3日电/《澳门日报》今天发表题为“以战失利 奥尔默特四面楚歌”的社论,指出以色列军队与眞主党游击队在黎巴嫩大战二十多天,以军虽然从空中与地面双管齐下,发动一波接一波的攻势,但一直无法有效遏阻眞主党的火箭袭击,也未能重创其游击队战斗力,反而造成黎国平民死伤惨重,国际舆论对以色列挞伐不断。黎南停火之后,以色列政坛的一场混战已经开打。
社论指出,据以色列最新民调显示,六成三的以色列人认为总理奥尔默特在处理与眞主党的冲突时不当,应该“引咎辞职”。同时,七成四的民众要求国防部长佩雷茨“回家”。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以政、军领导人存在着决策和指挥方面的失误。奥尔默特的个人支持率已从冲突爆发时七成八的高位骤跌到现在的不足四成,国防部长佩雷茨的个人支持率目前也只有两成八。大多数以色列人认为,政府在两名被绑架士兵依旧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就接受停火,表明以军的军事行动以失败吿终。
部分从黎南部战场归来的以色列预备役士兵日前正在总理府对面举行各种抗议活动,要求对政府和军队在冲突中是否决策“失当”展开调查。一些预备役部队指挥官和飞行员在一封抗议信中指出,这场失败的军事行动“已使以色列民众对军队的信任临近崩溃”。
社论表示,这种后果显然是以色列政府始料不及的。此次民调结果对奥尔默特政府来说无疑是一次“政治地震”。以色列媒体分析说,以方的失误主要有:丝毫没有预见到冲突的爆发,导致匆忙上阵,疲于应付;政治决策陷入误区,作战目标和意图不明确,低估了冲突的后果;军事单位各自为政,相互配合严重脱节;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指挥混乱,相互推卸责任等。
事实表明,眞主党和黎巴嫩南部地区是以色列的“不祥之地”,以方不少政坛人士都曾在这块“泥潭”里马失前蹄。一九九六年,佩雷斯在南黎发动代号为“愤怒的葡萄”军事行动,结果,怒火没有烧到眞主党,反而断送了自己的政治前程。二○○○年,以色列总理巴拉克也是因为黎南问题,被选民认为撤军“过于草率”,在当年的大选中一败涂地,不得不将总理寳座拱手让给时任利库德党魁的沙龙。
社论称,奥尔默特知道,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一场完全不同的战争——关系到其政治生命的战争已经开始了。为挽回颓势,消息指奥尔默特正计划改组内阁,以改变政府形象。有可能扩大参加政府的党派,即改变目前政府的构成,但报道没有透露奥尔默特改组内阁的详细计划。奥尔默特还同意成立调查委员会,对军事行动进行调查,承诺将斥巨资重建被眞主党火箭破坏的北部地区。同时,加强在加沙等地对哈马斯的打击力度,甚至还任命了针对伊朗的军事指挥官,以分散国内民众注意力等。
此外,在德国的斡旋下,以色列和眞主党已透过秘密谈判达成协定,将在未来不超过三周的时间内,交换被绑架的以色列士兵和眞主党被关押的武装人员。这也是以色列政府为缓解压力而采取的最新举措,旨在透过救回被绑架士兵,重新赢得民众支持。
社论指出,奥尔默特目前虽然面临巨大的压力,但其执政联盟短期内分崩离析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奥尔默特领导的前进党和佩雷茨领导的工党政治联姻基础比较牢固,不会很快解体。
奥尔默特八月廿八日还独揽“宣布开战”的责任,拒绝成立一个独立的“国家调查委员会”,调查以黎冲突始末,追究主要领导人的责任问题,其目的就在于维持内阁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