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汪爷爷讲故事系列之第七讲 :“去中国化”历史讲话
http://www.CRNTT.com   2016-12-02 15:16:25


汪毅夫在台联机关八楼工会阅览室讲授汪爷爷讲故事第七讲——“‘去中国化’历史讲话”
  9月5日,“汪爷爷讲故事系列”之第七讲“‘去中国化’历史讲话”在全国台联机关八楼职工之家精彩开讲,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教授为全体机关干部作学术演讲。
  
  汪会长本次演讲仍不失其幽默诙谐、言词犀利的风格。
  
  兹记其精彩片断如下:

  ——写下这个讲题,我即刻意识到:“历史讲话”是严肃正经的学术讲题,而“‘去中国化’历史”是荒诞不经的历史。看来,我得一本正经,不让学术的严肃性在学术演讲这把大荼壶里被稀释淡化了。

  ——在我看来,“去中国化”在台湾已经有了120年的历史,它经历了正、反、合三个阶段。

  ——日据当局发动皇民化运动时在1937年,但它推动皇民化从日据初年的1895年就开始了。当然,它在1937年后加大了力道,有如抽疯似的一阵紧过一阵。

  ——日据时期的50年毕竟是一个不短的时段,是两个世代的时段,皇民化毕竟造就了以“一小撮”计数的、形神兼备的老皇民。

  ——应该看到,1945—1988年间的台湾当局(先是蒋介石派驻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蒋介石委任的台湾省政府,然后是蒋介石父子亲率的团队),针对日据当局皇民化的流毒是有所应对的,其可圈可点的举措包括:1.遵《台湾接管计划纲要》(1945年3月)关于“接管后应确定国语普及计划,限期逐步实施”之规定,在台湾卓有成效地推行国语运动;2.实施《台湾人回复国籍办法》;3.实施《台湾人回复姓名办法》;4.以各种名义拆除日本神社等,这些举措一一针对了讲日本话、入日本籍、用日本姓名、参拜日本神社等。
  
  然而,上记举措针对的是皇民化的“外形”而非“实质”。在皇民化“实质”或“精神”核心部分的认同问题(“我是日本人”和“我不是中国人”)上的教育感化工作乏善可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