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汪爷爷讲故事系列之第十一讲:1946年台湾人的同乡会和返乡潮
http://www.CRNTT.com   2016-12-02 15:22:58


图二
 
  “(1945年)8月15日敌方宣布投降,平津台胞逖闻之下,无论男女老幼,莫不欢呼雀跃,感激涕零。北平台胞即于是晚集合庆祝,结成台省旅平同乡会,发表宣言开始工作。先向敌军交涉释放由台湾强制征用之军夫士兵,交由该会收容救济。其次联络各界同乡,协助地方当局维持治安。嗣后,第十一战区在北平设立前进指挥所,该会立即组织服务团,协力担任翻译,帮办接收以及管理敌俘等事,聊尽国民一份子之义务。未几,天津之台湾同乡会亦相继成立。佥以平、津两系密切,遂组织属会(“台湾省平津同乡会联合会”自称),以处理两地共同问题”。

  在北平,前“在日军服务之台湾人”与日军官兵区别后,集中住宿于北平“前圆恩寺胡同20号”。这批被日军强迫征用的台湾军夫或士兵共115人,由台湾省旅平同乡会编为该会“青年团”。北平军政当局派员3名(苏管理员、林翻译官和董翻译官)参与管理。

  “前圆恩寺胡同”在交道口一带。

  另一方面,为配合“集团输送”台胞的“办法”,平、津两地台湾同乡会(包括两地同乡会联合而成的台湾省平津同乡会联合会)除调查、登记、整理报名返乡之台胞《名册》外,还同有关方面交涉洽谈“集团输送”台胞返乡的船只、航程、旅费等问题。

  1945年11月19日,台湾省平津同乡会联合会会长洪炎秋致函联合国救济总署远东委员克拉克,“恳请派遣美国轮船一艘”,其文曰:

  “窃吾台民,前因不堪日本压迫,多有逃回祖国者,平津两地台胞即有二千三百五十名,唯生活颇感困难,现以胜利来临,台湾重归中国,平津台民之中,有一千二百名希望回台,一面协助政府,办理接收建设,一面解决个人生活,唯因交通工具全被破坏,不能如愿,恳请派遣美国轮船一艘,将其载回,以资救济,不胜感激之至”。

  1945年12月14日,台湾省平津同乡会联合会“为计划集团回台协赞政府办理建设事业”向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冀热平津分署”呈文,“恳请鉴核指派船只俾便搭乘回省工作”。

  1946年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致电“台湾省平津同乡会”,其文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