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遵循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规律
http://www.CRNTT.com   2019-08-17 08:24:01


  中评社北京8月17日电/服务实体经济既是金融业应恪守的天职与宗旨,也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之源。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其中一个主要根源是金融背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中国金融业发展也一度面临较突出的“脱实向虚”问题,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应正确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逻辑,辨证施治,综合施策,才能最终起到标本兼治效果。

  经济参考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甄新伟文章认为,金融回归实体经济服务,要遵循以下规律:

  第一,继续全面深化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国内实体经济回报水平,增加对金融资本吸引力,这是让金融顺利回归实体经济的基本前提。

  近些年,中国金融脱离实体经济问题,一个主要原因是实体经济利润回报率下降;另一个原因是为规避监管,以非传统方式追逐实体经济高利润率项目。金融“脱实向虚”本质上为了追逐更高利润,往往将交易结构设计的较为复杂,通过层层嵌套金融产品规避监管,很难识别风险和资金来源,资金滞留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推高了资金价格。金融业以自我循环、自我复制方式,实现利润增加、资本增值过程中,虽然获得了较高水平利润,但实质上属于脱离实体经济的“钱生钱”游戏,往往落入“庞氏骗局”。只有金融利润着实来源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才能得以持续。

  但是,要让金融资本主动参与实体经济活动,主动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提高融资效率、降低实体经济信用信息不对称、保障支付效率等金融功能,为实体经济积极赋能,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实体经济生产效率。因此,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从根本上,要坚持全面深化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提升中国实体经济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资源更高效率配置,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保障实体经济回报率处于对金融具有较高吸引力的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实体经济可以承受的金融成本是否在合理范围。

  第二,加强对金融服务正确引导,强化金融外部监管,是实现金融顺利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外部保障。

  要更好发挥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作用,积极引导、规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金融服务国内实体经济给予一定的压力和约束。

  一是发挥宏观管理政策方向引领作用。近些年中央和政府部门出台的宏观管理政策,都明确要求金融机构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为金融机构准确定位,明确了方向和要求。这需要金融机构深刻学习领会宏观管理政策本意,自觉将其融入实际金融工作中。

  二是发挥行业监管制度激励约束作用。金融行业监管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总结金融脱离实体经济服务的苗头或问题,有针对性出台监管政策,提出明确具体要求,辅助进行窗口指导,加强培训教育,补监管短板,当好“守门人”。要坚决扼制金融机构放弃追求“自我循环、自我复制”收益动机,引导金融机构行为,鼓励金融进入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薄弱环节,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三是发挥行业自律制度补充完善作用。坚持高度行业自律,也是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面。金融机构同业也应当积极交流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相互监督和借鉴,取长补短,鼓励开展良性竞争,避免恶性竞争,共同服务好实体经济。

  第三,强化金融机构激发内生动力,提高金融自身效率,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是保障金融长期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