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戚振宏:发展是化解中东困境的根本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18-07-18 00:28:24


 
  戚振宏指出,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解决古老问题的现代变种,不仅要依靠过往经验和时代药方,根据各国国情“量体裁衣”;更要统筹推进、步步为营,力争实现标本兼治。治标,关键在促进合作,为治本赢得时间与条件。当务之急是大国合作为热点降温,进行危机管理。特别要防止“伊核协议”危机联动老问题、诱发新战乱。域内外国家不应放任冲突螺旋升级,而应良性结伴、“周而不比”,共商“伊核协议”的未来命运;共促也门内战和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坚持以公道为念、正义为基,续推巴以和解进程。同时,各国内部的不同政治力量应加强对话协调,以实现人民的主要利益诉求为依归,妥善处理路线分歧,努力实现朝野和解与派别的和解。

  戚振宏认为,实现国家之间的有效合作并不容易,关键是要形成三种动力。一是要挖掘做大共同利益,中东国家都面临繁重的发展任务,持续的恐怖主义威胁、迫近的全球性问题挑战,没有理由不携手共克时坚;二是要超越零和思维,在多方博弈时,充分照顾各方关切,努力实现利益平衡。独行快、众行远”,各国要善于转化“囚徒困境”为长期的共赢博弈,既要有利于当下,又要建功于千秋;三是要用对话这一“黄金法则”对等同步、相向而行。特别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时,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放弃,要谈起来、谈下去,通过加深理解找到问题的出路。

  戚振宏强调,解决中东的持久和平,根本之道还是要处理好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发展是化解中东困境的根本出路,发展是硬道理。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劳动力,特别是青年人的充分就业,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与教育条件,使人民生活体面有尊严,进而远离极端主义和思考组织;其次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充分发挥传统产业优势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造血能力和经济韧性;再次就是科技创新发展,合理发挥本国的优势,提高国际合作层次,在工业革命4.0进程中,抢下先手期,逐步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体系;最后是文明的互鉴发展,以扬弃的辩证法对待伊斯兰文化的历史积淀,寻找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共鸣点,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交流与包容互鉴,最终实现各具特色的文化繁荣。

  改革是带动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就是与时俱进,发现新问题、找到新办法、紧跟新潮流。戚振宏指出,改革是常常摸着石头过河,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导向,以自身的国情找准位置。改革总要触动既得利益,打破旧有格局,是长期攻坚,呈螺旋发展。在中东,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改革正同步进行,政治体制和宗教传承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他们都在面向现代化,但现代化不是单行到,也不是单选题;现代化不仅通向西方,也走向东方,更重要的是要走向未来。这其中,宗教改革尤为宝贵,尤其不易。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它正在从人民的知识中汲取力量,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也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