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振英称追求民主不必和民生捆绑。 |
中评社香港12月12日电/立法会议员陈方安生“忽然民生”,言行令人反感,但她不但不以此为耻,反而批评他人的意见是“无聊”。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昨日在网志上语带讥讽地说:“皮薄不要嘴尖,嘴尖不要皮薄。议事论事,没有人有嘴尖皮薄的特权”。他并重申,民主和其他进步理念一样应该追求,但不必和民生捆绑。
据大公报报道,陈方安生不仅“忽然民主”而且还“忽然民生”,功利性地将民主和民生相捆绑。梁振英日前在一篇文章指出,民主和民生不必相捆绑,否则民主的层次会被降低。但这番意见遭到陈方安生一句“无聊”作回应。
曾指梁振英意见无聊
梁振英昨日再于网志上发表题为《欢迎议事论事》的文章,他说:“上星期日,我说九七年前已经有政府官员在立法局内严厉批评立法局议员,因此最近有官员批评陈方安生,不必大惊小怪。我举印度和菲律宾这些民主国家为例,说明民主和民生没有必然关系,这些都是简单的事实,我没有骂人,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切磋。陈方安生昨日不就上面两点回应,反而向传媒说我‘无聊’。我认为上述两个问题并不无聊。”
“皮薄不要嘴尖,嘴尖不要皮薄。议事论事,没有人有嘴尖皮薄的特权。”梁振英在网志指出,议事论事,没有人拥有既要攻击别人又不容许别人批评的特权,他续说:“民主是普世价值,是平等的一种体现。民主和民生可否分割?古今中外,都有不民主的朝代和国家,但民生水平极高,也有民主国家,民生十分不堪,这是基本常识。”
梁振英进一步指出:“我仍然坚持认为,民主和其他进步理念,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宗教自由一样,本身就应该追求,不必和民生捆绑。如果说没有民主,就没有民生,岂非特区政府只要把民生做好,就可以不要民主?这样的民主理念,不仅和香港人追 求的民主理念南辕北辙,就理论来说,更是不通不通。”
捆绑民主民生遭质疑
在前日一篇网志中,梁振英指出,从香港和外国历史看,民生与民主发展没有必然关系,因为每个社会发展民主的条件不一样,改善民生并不应等到有“普选”才进行。他说,世界上不少民主国家,民生严重落后,印度和菲律宾都是例子。
梁振英当时说:“民主是人民的权利,实行民主不必和民生或其他功利目的挂钩。我支持发展民主,我甚至认为民主政治即使有一定代价,包括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的代价,也是值得的。把民主和民生捆绑,陈义太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