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联合报:马英九动线 由下而上 由外而内
http://www.CRNTT.com   2005-08-19 10:31:04


  中评社香港8月19日电╱台湾《联合报》今天发表社论「马英九动线:由下而上,由外而内」,认为由下而上,由外而内应是国民党起死回生的唯一路径,也是马英九跳出「红尘浪里」的动线。

  社论说,解严以来十七年的台湾政党发展史显示:民进党的成功在于将他的支持者工具化,国民党的失败则在于党中央当权者的理念论述及道德品格不能说服其党员,亦即党员不甘沦为权力的工具。

  两相对照。社论表示,民进党十余年来以简化的族群仇恨与两岸斗争,培育了愈来愈多的忠诚支持者,甘为其政治工具;虽然如今渐渐证实其简化的族群仇恨及两岸斗争皆是台湾的自杀毒药,但民进党十余年来在群众经营上的成绩却是有目共睹。相对而言,国民党在李登辉的支配下,权谋大作,黑金猖獗,却愈来愈不能说服其党员及基层支持者;于是,十七年来的国民党发展史,其实就是党员向党中央抗议反扑的历史,遂亦写下了这一部纵横捭阖的「泛蓝分合史」。

  或许可以这么说:民进党的群众是较忠心的,国民党的支持者却极具叛逆性。社论说,十余年来,民进党是教育群众、煽动群众及主导群众的(虽然如今已是尾大不掉、骑虎难下);但国民党则是被群众所教育、被群众所制约,跳不出群众的手掌心。今日马英九接任国民党主席,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基层支持群众中找到国民党的政治令状(Mandate),把党还给党员。

  社论指出,国民党基层党员及群众的政治理念相当明朗,只要把党还给党员,国民党的政治论述即可浮现,而不必陷于是否「本土化」等无谓的争议之中。例如,关于族群问题,国民党其实应以做为一个「芋头蕃薯党」为重大成就及荣誉;如今若连「黄复兴党部」的福佬党员亦超过七成,这当然是国民党在族群融和上的成绩。为何国民党没有能力唤醒民众对台湾的认同与支持?又如,国民党理当更加主张海峡两岸的「和平双赢」,勿对红帽子过度恐惧;再如,国民党尤应愈加扮好反对党的角色,不要害怕「在怎么野蛮」的符咒。尤其重要的是,国民党更应洗刷黑金,反对权谋,倡导清廉朴素的政风……。这些皆是基层支持者长期以来对国民党的期望,亦是台湾主流民意渐渐浮现的归趋,他们只是始终苦于找不到一个适合的政治领袖做为杠杆,来体现这些理念;而许多人正将马英九视为可以寄托的人选。

  社论又说,再就组织结构言。如今的国民党,因李登辉赶跑了许多党员及支持者,使留下的或取代的党员大抵分成「黄复兴」及「派系人头」两类。这当然不能反映社会的多元性,甚至不能反映「泛蓝」的内涵。马英九主张成立青年团,并积极吸收新血,这对能否改善国民党的体质当然至关紧要。

  唯马英九愈想改革国民党,愈不可将党视为自己的政治工具。社论认为,李登辉正因将国民党当作他私自的政治工具,所以最后党员唾弃了他。李登辉除了利用国民党,还遍设「李登辉之友会」,为个人造势。陈水扁亦复如此,要利用民进党时争为党主席,甩掉党主席的名义后又仍将党视为私器;此外,阿扁之友会、凯达格兰学校,俨然亦是党内之党。这样的政党只是当权者的政治工具而已,绝无可能成为民主宪政中的正常机制。马英九要救国民党,首先就不可将党作为自己的权力筹码,而要将政党视为民主宪政的原型与引擎。

  社论表示,十余年来,正因国民党中枢在政治理念及道德品格上的表现,未能符合国民党基层支持者的期望,所以使国民党及泛蓝陷于长期的分裂与动荡之中。因此,马英九的政治操作动线,不应是站在党中央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地来支配、操控党员;而应是由下而上、由外而内地让党员的期望反映在党中央的理念论述及道德风范之中。

  社论认为,由下而上,由外而内。这应是国民党起死回生的唯一路径,也当是马英九既可跳出「红尘浪里」,又不致坐困「孤峰顶上」的唯一操作动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