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潘锡堂:从马英九出访看外交休兵与两岸协商
http://www.CRNTT.com   2008-08-19 09:30:30


潘锡堂:过去台湾追求国际合理生存空间,常与两岸关系之无法改善形成恶性循环。
  中评社香港8月19日电(作者 潘锡堂)马英九日前率团出访巴拉圭与多明尼加,来回均低调过境美国西岸,除了对大陆与美方释出善意并争取信任之外,也在为其“外交休兵”及后续的两岸协商营造更多的和谐氛围。

  马英九此次出访参加巴拉圭与多明尼加两国新任总统的就职典礼行程中,已充分体现其“外交休兵”的理念,不但在过境美国时一切以低调、务实、单纯为原则,不再像过去以争取个人角色或政党之选举利益以遂其“出口转内销”的目的,同时也不在礼遇规格、停留时间或会晤层级上耗费资源,可谓彻底扬弃往昔台湾领导人藉过境冲撞美台关系与两岸关系而予人“麻烦制造者”的刻板印象。

  马英九此一首度以台湾领导人身分出访的方式,着眼于既不刺激北京、又要让美方放心的考量,已为“两岸和解”“外交休兵”奠下良好的基础,亦有利于两岸两会往后协商的顺利开展。

  众所周知,过去台湾追求国际合理生存空间,常与两岸关系之无法改善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为了化解两岸外交恶性竞逐的僵局,除了必须改善两岸关系,亦必须摒弃往昔的“零和”思维,避免无谓的外交竞逐造成“双输”局面。正因如此,马英九在520上台后即将“国际空间”列为两岸未来协商的议题,盼以“活路外交”模式争取两岸“外交休兵”,其意就是希望以理性、智慧与耐心让北京了解,外交竞逐不仅让双方耗尽资源,尚且会使两岸渐行渐远。

  而“外交休兵”之达成,则有赖两岸共同努力。首先,两岸应共同体认,“外交休兵”的目的是促使双方“共存共荣”,建立两岸更稳健和谐的关系;其次,“外交休兵”的结果有助于双方趋近融合。换言之,“两岸和解”“外交休兵”意味着,两岸在邦交国方面维持现状,不再互挖墙角,不仅对两岸可各自减少不必要的金钱支出与资源耗费,也使得过去不论是烽火外交或金援外交的冲突对立都能休止,可视为两岸互表善意与诚意的一种方式。。而唯有两岸建立互信共识,才能顺利地从目前的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先经济”,走向下一阶段外交休兵的“后政治”。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乐见马英九此次首度以台湾领导人身分出访中南美邦交国及过境美国时,摒弃往昔扁当局时期大张旗鼓遂行“元首过境外交”及大搞烽火外交与金援外交的“挑衅”手法,而改采低调单纯过境,已为重建美台之间与两岸之间的互信,奠下良好的基础,尤其更为两岸在北京奥运闭幕后择期为海协会长陈云林率团来台北展开海运直航、货运包机及截弯取直新航线等新一轮的协商,铺陈和谐的氛围。

  然而,笔者忧虑的是,大陆非常在乎马英九上台后推动参与联合国的诉求与方式,马政府必须小心翼翼地关注今年的“推案”既不用“重返”或“加入”而只用“参与”的字眼,以及不再强调“加入为会员”与“参与的国家名称”,是否一方面顾及台湾的尊严之余,也兼顾大陆的感受及勉可接受的底线,避免功亏一篑地损及两会后续协商的顺利展开。相对地,马政府也很在乎地视互不挖墙角为两岸外交休兵的第一步,大陆如何自制不让巴拉圭与台湾的邦谊生变,也考验北京的善意及马英九是否能实践其“两岸和解”“外交休兵”的可能性。(作者为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相关专题: 中评社专论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