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联合报:柯尊仁左右办案,坏了调查局一锅粥
http://www.CRNTT.com   2006-07-07 09:41:12


  中评社香港7月7日电/台湾联合报日发表社论说,就算对邱毅的爆料不以为然,一般人恐怕也很难苟同调查局主秘柯尊仁的说词。商人送来两罐茶叶,当时身为调查局高雄市调查处处长的柯尊仁竟以三万六千元的礼券回赠,这说什么也太不合世道人情了。

  社论说,柯尊仁收受馈赠及招待,并未向政风单位申报,已经违反“公务员服务法”规定;而他事后的澄清,竟然牛头不对马嘴,又被迫扯出收受琉璃、人参,及吃鱼翅宴等“前科”;甚至,在对工程掮客吴长生所涉高捷弊案展开调查后,仍接受他的馈赠。光凭这些,柯尊仁的操守即已让调查局蒙羞。

  除了收受不当馈赠,柯尊仁招致更多议论的,是他在主持高雄市调处时承办的几个案件,都发生过严重的行政干预情事,引导并扭曲了办案的方向及深度。传说他个人获得快速升迁,也“护航”成功有关。如果此说属实,那将置调查局的公信于何地?又置基层调查员的努力于何地?

  检视新闻档案,柯尊仁的角色受到议论,主要集中在他二零零二年到二零零五年初担任高雄市调处长的三年。当时,他指挥侦办几个大案,却数度受到外界质疑其企图影响办案,诸如:一,调查员数年前即两度签报指高雄捷运有弊端,要求侦办,却被他压下,使得弊情延至去年八月泰劳暴动方才得以揭发。二,他以集中全力侦办正副议长贿选案、侦讯人手不足为由,要求专案小组暂勿约谈玉皇宫政治献金案涉案人,被质疑故意拖延搜索及侦查,方便嫌疑人湮灭证据。三,调查员曾在内部网站爆料,指他要求侦办正副议长贿选弊案的人员,不可在笔录中提及当时的高雄市长谢长廷,所以,该案最后只办到谢长廷脚前的那条红线为止。于是,市井议论,柯尊仁在高雄任内,是高雄市调处最黑暗的时期。

  社论认为,从各方的历历指陈,比对他个人的辩白,显然“左右办案”、乃至“有意护航”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社论指出,这次柯尊仁遭邱毅指控,在礼券案中传授陈水扁的家庭医师黄芳彦“教战守则”;实情如何,有待调查局进一步调查。但回顾去年底高捷案侦办时,亦曾发生调查员扮演“深喉咙”,向主要涉案人陈哲男、王彩碧泄漏侦办进度及方向;而这位“通风报信”的主角,不仅是柯尊仁在市调处的旧属,也是他高升主秘后破格擢升的高雄三民站主任陈导民。这难道纯属巧合?

  社论说,更受瞩目的是,在高捷案侦办的高潮,柯尊仁非但毫不检讨自己延误侦查的失职责任,反而发动内部调查,大肆检查调查员的通联纪录,并透过测谎,追查何人向媒体泄密。这种“不追嫌犯、却查自己人”的作法,引起了调查员的怨声载道。更讽刺的是,向嫌犯通风报信的陈导民,只记两小过调职;无法确定是否向媒体放话的调查员,却以泄密罪被函送地检署调查。

  这种作法,就好像将军在战场上不指挥克敌,却指责部众士卒对自己不忠一样,弄得人心惶惶。如此自乱阵脚,如何能集中意志办案?又如何鼓舞基层士气?

  尽管行事作风争议多端,但柯尊仁却能获不次拔擢,由高雄市调处长直接升任局本部主秘;而其时机就在谢长廷内定出任“阁揆”之际,也难怪知情者形容这是“护主有功”。外传他即将接下副局长一职,那会不会是因为又一桩“护主”功勋?
社论认为,外界关切的,其实不是柯尊仁的个人际遇;大家更在乎的,是调查局的形象与士气如何维持的问题。在政府各部门中,调查局一直是形象及口碑相对良好的单位,且有一套防弊机制,透过制度性的轮调,避免调查员与地方利益勾结。柯尊仁能以特殊的政治手腕,获取主政者的垂青,那是他个人的本事;但如果他的作为损害了独立调查的精神,如果他的干预挫折了调查人员的士气,他的操守影响到整个调查局的威望,却还能一路晋升;人们难道不担忧此一司法支柱一旦倾颓,台湾的公理正义将更兵败如山倒?

  在政府体系,调查局主秘虽不算什么大官,却是实质指挥并影响司法调查的绝对力量。调查局的形象与精神,不能坏在一个人手里!  


    相关专题: SOGO案延烧 扁王朝摇摇欲坠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