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专访詹火生:萧万长今年不亲自出席博鳌论坛
http://www.CRNTT.com   2009-03-03 00:13:58


詹火生: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有利于两岸共同市场的形成。(中评社李仲维摄)
  中评社台北3月3日电(记者 李仲维专访)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詹火生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是博鳌论坛的基础会员,过去六年在萧万长的领军下,每年都有与会,今年将由他领军前往参加,今年论坛的主题是金融海啸后亚太地区金融秩序重整,台湾与会团员大约有15位重量级的金融界人士。

  詹火生过去曾担任“政务委员”及“劳委会主委”等职务,他同时也是萧万长的重要幕僚。萧万长是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的创会董事长,去年4月出席博鳌论坛时,曾与胡锦涛进行“胡萧会”,萧万长就任“副总统”之后,由詹火生接任董事长,萧万长则转任荣誉董事长。

  詹火生表示,CECA原本就是指双边的经济贸易协议机制,CECA是FTA(自由贸易协定)的另一种型式,全世界所有国家之间的FTA,或相类似却以不同名称呈现的,有一百多个,马政府如果一开始不用CECA这个名称,而以两岸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社会大众就比较不会误解。

  詹火生强调,FTA也罢、CECA也罢,它都是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架构下、双边或多边建构出来的经贸机制,例如北美贸易协定、欧洲共同市场等等,另一个正在成形的就是东协(东盟)十国,加一就是中国大陆,明年就要上路,东协甚至准备在2015年推向共同货币机制,换言之,全世界各国都在WTO框架下找出双边或多边的经贸合作机制。

  对台湾而言,台湾是WTO的会员,因此别的国家和地区在组织经贸合作机制时,台湾要何去何从?这是在思考两岸经贸关系时,必须要有更大的格局。

  詹火生指出,胡锦涛在“胡六点”当中已经回应,两岸可以开始建构经济合作机制的框架,甚至不排除将来迈向亚太经济合作的方向,这就与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所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从两岸共同市场扩大到东协加N,N其中就包括台湾,萧万长在相关论述中,基本论调都没有改变过。

  詹火生指出,台湾先从两岸建构经贸合作的基础框架,在从这个基础跨到东协加N的架构上,因此就整体来说,马政府现在推动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与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的方向是一致的,不论是FTA或框架式的协议,功能其实是一样的,让两岸经贸制度化,用哪个名称是无关宏旨的。

  詹火生强调,FTA是比较属于两国之间的协定,两岸应该找出对台湾有利,能为人民代来福祉的协议,所以应该搁置政治争议,双方能共同接受的协议,至于将来用什么名称,他认为并不是关键问题。

  詹火生指出,两岸共同市场是一个方向,第一阶段是关税同盟,两岸找出贸易互惠的框架,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范围,会比关税同盟来得大,因为框架协议还涉及争端解决机制的问题,所以这只是落实两岸共同市场的一个起点,之后会随着时间推演,两岸互蒙其利之后,在下一个阶段找出更广泛的框架。

  詹火生指出,欧洲在1940年代末期推动的法国与德国之间的煤钢共同体,然后再发展成欧洲共同市场,到现在还有很多限制,所以外界担心两岸共同市场或签署经济合作协议,会让大陆人民来台找工作,台湾人就会失业,这实在是太肤浅的想法。

  詹火生表示,两岸共同市场其实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并不是指两岸将来要签署两岸共同市场协议,现在用两岸的概念来框架彼此之间的经贸活动,包括金融合作以及争端解决机制、货物往来可以优惠关税或免关税等等,这就是台湾未来生存发展的关键,他认为这是第一阶段,之后再慢慢扩大。

  詹火生指出,即使像欧盟,各国还是拥有自己的“主权”、各自的制度,两岸签署经济合作协议,台湾不必忧虑丧失“主权”,台湾当务之急,是要确保经济发展脉动不因为东协加一或加三如火如荼推动时,台湾却置身度外、被边缘化,这是台湾人民应该去体会到的。

  詹火生说,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有利于两岸共同市场的形成,两岸经贸的量只有增加没有减少,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进口市场,贸易越开放,越对自己有利,将来是否形成两岸共同市场,目前虽然言之过早,但经贸合作的框架应该要慢慢建构起来。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会期在4月19日、20日两天,主题是金融海啸后亚太地区金融秩序重整,台湾与会团员将以金融方面的专家学者为主,大约有15位重量级的金融界人士与会。

  对于马政府财经官员是否有可能以学者专家名义出席博鳌论坛?詹火生则表示,目前并无此规划,博鳌论坛的定位是非官方组织,历年来出席的会员很少有官员,站在基金会的立场,希望搁置政治争议,因此在定位上,将博鳌论坛维持在非官方、民间的经贸互动平台。

  詹火生表示,萧万长现在已经是“副总统”了,两岸领导人或副领导人直接面对面交流,他认为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也需要高度的政治操作,他认为现阶段恐怕还有一些障碍,两岸氛围一步一步走得稳比较重要,因此今年萧万长并没有亲自出席博鳌论坛的打算。


    相关专题: 台湾焦点人物专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