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台北11月16日电/台湾旺报16日评论文章说,上周末,两岸关系自马英九上台出现历史性进展又逢难得一见的历史盛会,由中共中央党校前常务副校长郑必坚率领的28位大陆专家学者访问团,在两岸高层的首肯下,来台参与“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两岸军政学界首次就台湾国际生存空间和军事互信等敏感议题公开交流,即便双方各持立场,针锋相对,却丝毫不减其理性对话和相互尊重,展现本次研讨会的最大意义在于:两岸即使仍存在许多重大分歧,但我们已经站在一起,进行坦诚的交流对话。
文章说,本次研讨会以“借镜、创新、传承、前瞻”为主题,四个研讨小组其中以“综合”组所探讨的“两岸涉外事务和促进两岸安全事务交流”等议题最受瞩目,因为两岸民间学术团体早就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大量交流,并累积一定的共识,唯独外交和军事等敏感领域始终裹足不前,从未有过正面对话,在人员生疏、默契不足的情况下,两岸主事者敢于尝试,派出具有代表性的卡司阵容,对上述敏感议题先行对话,诚如郑必坚所说,“我们一起办了一件大事情”,其开创性意义将载入史册。
这次盛会确实得来不易。有人统计,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先后发生6531次战争,可为年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尤其近百年来,中国饱受列强侵略和内战消耗,国衰民疲,直到近30年中国大陆和两岸关系才真正处于未战状态,得以各自摸索发展道路,始有今日的局面。期间若发生任何一场战争,后果都难以想像,中国和平崛起不可能推动,两岸关系也不可能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文章说,在分组讨论现场,我们亲耳听到大陆与会代表、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原主任李际均说,他大半辈子研究战争,今天竟以学术交流方式“登陆”台湾,实属难料。面对当前两岸关系大幅改善,他看到两岸之间存在以“非战争手段”解决争端的可能性,两年前此话从解放军高层口中说出,简直不可思议。来台研讨的大陆学者如吴建民和马振岗等,先后出任驻法和驻英大使,他们在任内与台方驻欧代表“誓不两立”,如今却能共聚一堂探讨如何面对“中华民国”的问题,两年前这也是天方夜谭。
不可否认,两天的会期当中,两岸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把顾忌降到最低,但仍难掩双方对今后两岸交流“最终目的”看法的明显分歧,大陆代表尤其在台湾国际生存空间和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等议题上,要“争一时也争千秋”,未能跳脱既有窠臼,始终把北京定义的一个中国与统一模式摆为前提条件;而目前台湾主流民意似乎更倾向于争一时,由于种种历史与现实因素,却难对千秋许下承诺。
文章说,马英九执政以来,在“以小事大”方面,于九二共识、外交休兵、反对法理台独等问题上已充分表达善意与诚意。至于在“以大事小”上,大陆方面除了“个案处理”台湾国际空间,以及释出经济利多外,如何面对现实存在的“中华民国”,如何更体会台湾人民的心理意识,恐怕还是要下番功夫。郑必坚在研讨会上提到,对于“台湾意识”,大陆方面必须以包容的心态加以面对。其实,除了“包容”,还需要“理解”与“设身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