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贸发局连续六届参展中国—东盟博览会。 |
港企争相探商机 产销融资最可为
曾几何时,香港是内地与东南亚各国经贸往来的重要衔接地。东盟各国纷纷以香港为基地,北上投资。香港更承接了大量东南亚地区与中国的转口贸易。而今,东盟十国与中国建成自由贸易区,香港的作用何在?会否因此被边缘化?有专家认为,此担心不无道理,但区内经济最发达、区位最优越的香港,只要审时度势,规避不利,作出更有魄力的战略应对,不但不会被边缘化,反而还有更多商机。例如自贸区启动后,9成以上产品零关税,这对在内地设厂的港商无疑是重大机遇。而自贸区建立后,贸易大量扩展,企业需要大量资金,也使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可以大展拳脚……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研究所副主任李欣广教授指出,自贸区的设立确实给香港带来不利。其一,香港与大陆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效用将削弱,因东南亚国家毋须经香港可直接取得内地给予的类似优惠。其二,香港的贸易转口港和离岸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受到威胁。随内地与东盟的直接交流更趋频密,因货物和服务经香港中转而可能失去自贸区赋予的优惠,东盟商家未来可减少甚至绕过香港,香港不仅无缘分沾自贸区推动形成的巨大贸易额和服务的庞大对流,甚至连目前所扮演的中介角色都将慢慢失去。
东盟商家或绕过香港
长期研究东盟问题的广西社科院副研究员陈红升还提出,香港的主要竞争对手新加坡,感情上更被东盟国家接受,也有可能取代香港,成为东盟企业进军中国的桥头堡。专家认为,香港虽面临一定挑战,当中却蕴藏更多机遇,关键是香港应该创造更好的优势和地位,提高自身竞争力,积极加强与内地合作,共享自贸区盛宴。
港企试探东盟商机
陈红升表示,自改革开放后,香港的制造业已大部分向内地转移。按照协定,2010年自贸区9成以上贸易产品将实行零关税,但货物4成或以上的价值须源自中国或东盟。这对在内地设厂生产的港商来说,无疑是发展的新机遇。尤其在金融海啸下欧美传统市场严重萎缩之际,东盟市场无疑可为港商增加定单和节约原料成本。而且,原在东部设厂的港澳企业也可藉机向成本较低、市场广阔的西部地区甚至东盟国家转移。
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为香港商界试探东盟商机的路径。前5届博览会,共有1,500家港企到会采购和投资洽谈,贸易成交3,500万美元,投资签约额40亿美元,涉及轻工、家电、农产品、建材、金融等领域。09年10月举办的第六届博览会,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交易所等机构组成多个团组、70多人参加。期间,港交所首次在南宁举行了“香港上市及融资研讨会”;香港工程界社促会参与举办中国-东盟工程项目合作与发展论坛,探讨如何加强香港与东盟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