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届京台学者共研会在京举行(中评社 李娜摄) |
中评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 徐梦溪 李娜)第三届京台学者共研会23、34日在京举行,邀请两岸学者以“新时代大陆发展对台湾青年的磁吸效应”为题进行研讨。两岸学者分析了在两岸经济实力消长背景下,台青西进大陆的趋势,两岸青年交流交往的走向,台青赴陆就业创业工作的机遇和空间,以及两岸青年交流对两岸经济社会融合的意义。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分析了两岸青年交流背后的两岸经济社会情况。他表示,两岸经济关系以及两岸经济合作取得重要发展的同时,两岸经贸关系格局也出现重要转折与新变化。民进党上台执政后,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呈现显着的“官冷民热”格局,两岸公权力主导的经济合作机制中断,两岸民间经济交流合作成为主导力量,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发展态势,出现一些新特点:
一是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成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重要新理念。二是市场力量依然是维持与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往来的重要动力。三是台湾知名企业持续与大陆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四是两岸企业合作方式不断创新与发展。五是两岸金融业合作经历了严重滞后到迅速发展再到放慢的过程。六是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发展与台湾人才西进为新潮流。
华梵大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张壮熙关注到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对两岸融合发展的意义。他注意到台湾高中毕业生申请到大陆读本科数量日增的现象,认为有两岸实力消长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台湾家长愿意鼓励子女赴大陆发展的原因。
他建议,离台赴陆的青年尽管愿意接近大陆,但不必然代表这些青年必然是绿营的反对者或大陆社会主义的支持者。在他看来,一起工作、生活、共同发展、利益结合、共谋未来的方式,是比强调意识形态更为具体有效的融合方式。
国际关系学员公共管理系副教授于强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世界价值观调查中的大陆数据和台湾数据,对两岸青年政治价值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显示,两岸青年政治价值观呈现显着差异的组别中,两岸青年认知差异正逐渐缩小。
于强观察到,两岸互动逐渐热络,两岸青年交流的层次和规模逐渐扩大,加上网络让两岸青年有了更多的日常互动的可能。第六轮与第五轮相比,两岸青年价值观的差异正逐渐缩小,体现了两岸青年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指出,两岸青年交流中,应该先从差异不大的话题起步,积累善意,逐渐过渡到差异较大的题目,最终达到互相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