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数字经济改造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
http://www.CRNTT.com   2020-07-17 08:09:22


  中评社北京7月17日电/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质量怎么样,全面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要看“三农”工作成效。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综合施策,多管齐下。这些年各地的实践表明,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都离不开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建设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政府投入不可谓不多,农业企业和相关市场主体也有许多尝试,但效果不是很理想。近些年,数字经济加快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率提升的重要驱动力,许多地方积极推动数字经济改造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服务能力,已初见成效,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思考总结和积极推广。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夏杰长文章表示,近年来,中央对“三农”问题、数字经济发展问题十分重视,而且提倡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去年发布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对发展农村数字经济作了重要部署。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总的来看,推动数字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用数字化改造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强调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中的广泛运用,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这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一

  文章分析,农业产业化服务是围绕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环节而构成的“生产、金融、信息、销售”四大类服务体系。近年来,“互联网+”大大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服务水平,特别是电商平台实现了农资、农产品等销售流通渠道畅通,降低了部分交易成本。但互联网技术侧重于对流通领域的改造,尚未解决生产端的效率、品控和风险问题。整体上看,中国农业产业化服务链条短、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带动能力弱。以“新业态、新功能、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经济将全面赋能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加速对传统农业各领域、各环节的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真正实现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国农业从“规模化、标准化、单一化”向“精细化、定制化、价值化”方向升级。

  其一,数字经济促进农业生产从以人为核心向以数据为核心升级。传统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个人经验积累来判断决策和执行,这导致整体生产环节效率低、波动性大、质量无法控制等问题。在数字经济下,通过对传统农业数字化改造,比如安装田间摄像头、温湿度监控、土壤监控、无人机航拍等,以实时数据为核心来帮助生产决策的管控和精准实施。整体来看,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可以对农产品产前规划、产中管理和产后销售进行全链条精细化管理,进而大幅提升产业链效率。

  其二,数字经济促进农业生产由标准化向定制化升级。数字经济将进一步加速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在生产端,未来所有的农业产业单元都将拥有定制化的数据供应系统,无论是建立生产记录台账制度,还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都是建立在数据供应定制化和数据模型化基础上的;在消费端,商业模式创新(如创意农业等)让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与农业供给精准、高效对接,增强消费者体验,让农民更好分享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其三,数字经济促进农业服务向综合赋能升级。数字经济具有天然的渗透性、融合性和赋能性。“数字+农业”代表了在“互联网+农业”基础上,从全产业链角度继续深化改革和创新的高级模式。数字经济将通过新的生产力要素——数据,从生产管理、溯源体系、智慧物流、供应链金融、品牌和营销渠道等环节全面赋能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重组产业组织系统,升级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的能级和效率。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