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贾康:注重内循环绝不排斥对外开放
http://www.CRNTT.com   2020-08-05 08:21:39


经济内循环首先是一个宏观调控的经济概念,而且与中国推进外贸发展、对外循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彼此之间不是二者择一、相互排斥的关系。
  中评社北京8月5日电/关于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多注重经济内循环而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方针要领,切合经济形势的最新变化,但也引发一些争议。有论者由望文生义落入断章取义,只看到了内循环,却没有看到内外双循环的政策大框架。有论者认为内循环和超大规模市场不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一个政治概念,没有出口和生产谈不上消费,内循环可能造成“内卷化”;甚至有声音认为内循环是新的“闭关锁国”。

  环球时报发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文章认为,兹事体大,不可不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内循环,如何在实践中把握好政策方针、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呢?

  文章分析,首先,中国注重经济内循环,是在全球保护主义上升,特别是新冠疫情冲击造成世界经济低迷、外部需求萎缩、不确定性剧增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是与我们当下更为强调“扩大内需”的方针紧密相联、逻辑上完全契合的。因此,经济内循环首先是一个宏观调控的经济概念,而且与中国推进外贸发展、对外循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彼此之间不是二者择一、相互排斥的关系。

  经济内循环客观方面的重要支撑,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如果用经济学模型定义,大国模型已不足以概括中国市场的特点,对应的应该是十分独特的巨国模型。中国是拥有全球最大人口规模的市场,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形成的统一市场,是具有无可比拟潜力和成长空间的新兴市场,日益吸引全球有真知灼见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基于超大规模市场的内在逻辑,这是中国经济当下更为注重内循环的基本国情条件。

  由于目前特殊而复杂的国际大环境,在经济内循环被强调之后,一些极端化认识将其解释为以后就是要自力更生,依靠中国内部市场完成自我发展。这是一种带有明显偏差的理解。更为注重内循环,决不意味着重回“闭关锁国”;更为注重核心技术突破(如芯片)要依靠“举国体制2.0版”的自力更生,决不意味着不积极争取引进、消化、吸收一切科技成果。

  同时,经济内循环为主,符合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内在逻辑,以及经济政策实践所形成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概念,其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政治色彩。但从中国社会发展全局着眼,从中国整体发展战略、大政方针制定的高度看,经济内循环背后关联着的政治意义毋庸讳言,因为其具有以整体运行系统支持中国实现现代化及为人民利益最大化服务的政治意义。从指导与优化中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意义上讲,经济政策当然与政治意义相关联,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把政治概念孤立起来并将其与经济层面对立,也决不能理解为任何一个具体经济政策都有一个政治标签,这样只会落入乱贴政治标签的极端化思维,必然造成逻辑上及实际工作中的紊乱。

  第二,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内循环意味着不再依靠出口,而国内消费乏力很可能造成经济“内卷化”。这方面先要消除一个前已提及的误解: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内外需相互促进,综合发力——这一点中央在阐发经济内循环时已经明确。讲内循环绝不是没有出口,只不过在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下,外贸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加大,但中国“世界工厂”制造业基地的作用不会根本改变,即使是美国强行“脱钩”,也无法想像中美之间的贸易额会归零。所以经济上大的战略框架还是双循环的相辅相成。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