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2日电/据大公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对大公报指出,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恰逢其时,将推动中国经济由大转强,倒逼国企等改革深化,加强标准制定等。同时,协定采取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将进一步提升中欧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刘英认为,协定一方面采取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给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引擎。另一方面,中方首次在包括服务业和非服务业在内的所有行业以负面清单形式作出承诺,实现与《外商投资法》确立的外资负面清单管理体制全面对接。在制造业100%对外开放后,服务业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的力度。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英国脱欧,美国对欧洲发起贸易战,疫情对经济影响巨大,种种不利因素之下,欧洲经济期待复苏,但缺少机会。欧洲迫切需要中国这样的大市场提供这样的机会。协定有助于中国在欧洲扩大投资领域,过去许多限制中国投资的领域将可以打开。欧洲在中国的投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具体到行业,专家认为,中国可能同意向欧盟企业开放多个领域的市场,包括制造业、金融服务、房地产、建筑和支持海运和航空运输的辅助服务。作为回报,中国争取到了欧盟同意向中国开放投资可再生能源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