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1月22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发表题为“布什东亚之行再显外交局限”的社论,指出美国总统布什此次在东亚先后访问了日韩中蒙四国,幷出席了亚太经合峰会。与不久前在拉美访问时处处遭遇抗议示威人群的情况相比,他此次在亚洲所受到的待遇可谓是相当友好的。只是与拉美之行一样,布什此次访问也是虚多实少,若论成果更是寥寥无几。
社论指出除了蒙古之外,美国对中日韩三国都有十分具体的双边外交日程,幷且都是布什此次访问中的重要议题。在东京,布什亲自对小泉施压,要求日本取消对美国牛肉实施的贸易禁运,但小泉在口头上予以敷衍之后便毫无下文。
在首尔,布什在会见卢武铉总统时,高度称赞韩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对美国提供的支持。可是在次日,卢武铉突然宣布从伊拉克撤回部分士兵,使毫不知情的美国政府感到极其难堪。
社论表示在釜山亚太经合峰会上,布什呼吁尽早完成多哈回合的谈判,但幷没有引起预期中的积极反应。在打击恐怖主义问题上,各国领导人虽然表示继续支持打恐,但却同时对美国提出警告,指出任何反恐行动都必须在遵守国际法和国际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进行。
在北京,布什同样受到了中国领导人的热情欢迎,但在贸易不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等最为突出的问题上,胡锦涛只是重申了一贯的原则性表态,而没有作出任何具体的承诺。在布什访问期间,中方公司虽然表示将购买70架波音飞机,但双方只签署了框架协议,所以也不能称其为布什访华的具体成果。
社论称早在布什启程前来亚洲之前,白宫官员就在私下放出风声,警告人们不要对布什此行给予过高期待。现在,布什几乎是空手而返,不出白宫的判断之外。这不仅说明华盛顿清楚看到了此次外交行动的难度,而且更加说明,美国外交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其推动双边和多边日程的能力已经大不如前。
正因如此,在此次东亚之行中,布什总统的策略明显给人以重虚而不重实的印象。在东京停留期间,布什在公开场合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及美日双边和地区性问题,同时却在民主、自由和人权等意识形态问题上夸夸其谈。在北京,布什在教堂参加礼拜的象征性活动,以及在郊外骑脚踏车的作秀行程,都成功地转移了媒体和世人对中美双边课题的注意力。
白宫官员认为,布什此行没有取得具体成果,幷不意味着访问是不成功的。此话听上去很矛盾,但实际上言之有理。过去,美国在双边和多边事务中大讲双赢和多赢,但在大多时候却是以迫使别国作出妥协和让步为前提,不达目的就不轻易罢休。而此次,美国在所有双边问题上,似乎放弃了志在必得的心态,这里面除了有力不从心的原因之外,恐怕也有外交策略有所调整的原因。
社论认为布什政府执政以来,其在很多国际事务中自私自利的表现,已经使自己失去了很多国际支持,包括盟国的支持。现在正值白宫处在内政和外交的困难时刻,美国的国际形象因伊拉克等问题而严重受损,因此,它再也不能以咄咄逼人的姿态和行为,使更多的盟友和伙伴被迫与之疏远,从而导致其主导世界事务的能力进一步削弱。
在美国全球战略中,中美关系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一环。对中国而言,无疑更是如此。华盛顿官员们认为,布什此次不愿在贸易和币值问题上对北京施加过大的压力,是因为对华政策已经变得成熟起来。假若真是如此,不用说双方的战略合作将会明显扩大,社论最后表示,至少就眼前来看,美国在与中国交往时就不再显得那么急躁和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