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防卫”主任编辑施孝玮对中央社记者指出,神九的成功代表大陆载人航天科技向前迈进一步,为下阶段太空计划做好准备,反映大陆太空科技的可靠程度较前提升。
大陆网友则认为,大陆在太空科技方面的进展,将使美国今后更需与中国相互尊重、共存共荣,有助于大陆战略地位提升。
至于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施孝玮表示,它主要用于科技探测,说明大陆深海探测技术日趋成熟,但与军事用途并不相同。
施孝玮说,军用潜艇与科研潜水器有明显差异。例如军用潜艇要在海中巡弋,而科研潜水器则基本不进行大范围运动;军用潜艇的通讯要靠极低频无线电,但科研潜水器则用与母船相连的电缆。
但另有外国媒体认为,蛟龙号深潜反映大陆具足够能力绘制海底地图,这对潜艇活动有重要作用。深海潜水器还可能用于维修探油设备、勘探深海矿藏等方面。
一位大陆网友认为,“现在中国虽然在试验阶段,但是它有向海洋进军、远海进军、深海进军的实力。这就标志着一个动向吧,是国家的战略。”
此外,尤值一提的是,神九和蛟龙的表现,反映大陆在人才养成和精神教育方面的成效。
例如蛟龙号的总设计师徐芑南,今年75岁,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系,当年是主动请缨到青岛潜艇基地当舰艇兵的。
徐芑南的太太说,他不管病有多重,人有多累,只要一提到潜水器,“精神头儿就会立刻旺盛起来”,要是离开了潜水器,“他就像丢了魂儿一样”。
大陆第1位女太空人刘洋,今年才34岁,而且是独生女,却一点也不娇气。她在航校受训时曾咬牙跑1万公尺,入伍后几乎3年才能回一次家。尽管她母亲被媒体追问女儿安全问题时一度泪如雨下,但一句“我姑娘是国家的人”令人动容。
据报道,大陆共有100多个科研单位和企业1000多人参与蛟龙号设计、研制及海试。至于航天科技,大陆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更不知有多少顶尖人才,倾毕生之力牺牲奉献。
人才的培育和运用,具有在硬体之外、无形却非常关键的战略意义。
显然无论上天或下海,从神九、天宫、蛟龙的表现,都可以让人看见大陆对发展高科技的积极动向,其中既有可资借鉴之处,也让人警惕。 |